2015届四川省广元市沙州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958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5/11

1.计算题(共1题)

1.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5.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及其中物质的质量
97.0g
96.8g
 
请你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放出的氢气是多少?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单选题(共8题)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原子是构成物质唯一粒子
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3.
2010年2月25日,元谋﹣禄丰交界处发生地震.为了防止灾区传染病发生,必须进行环境消毒.下列关于常用消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2MnO4
B. 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C.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其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
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
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
5.
在由CuSO4、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含有Cu2+B.反应中一定没有气体产生
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的质量有可能减小
6.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牛奶B.面粉C.蔗糖D.花生油
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D.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8.
使100 g 20%的KNO3溶液变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80 g水B.加入100 g 5%的KNO3溶液
C.降温,析出10g KNO3晶体D.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00 g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泛使用沼气可以减轻温室效应
B.用点燃的木条检验天然气是否漏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
D.用活性炭吸附可以把硬水变成软水

3.选择题(共2题)

10.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

11.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化学家诺尔斯博士和日本化学家野佐良治教授以及美国化学家沙普利斯教授,以表彰他们对催化不对称合成的重大贡献。环氧化(R)丙烯醇(化学式为C3H6O2)是沙普利斯教授应用不对称合成技术合成的一种重要物质。该物质用于生产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计算:
(1)C3H6O2 的相对分子质量{#blank#}1{#/blank#} ;
(2) C3H6O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blank#}2{#/blank#} ;
(3)求3.7 g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blank#}3{#/blank#}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4.填空题(共5题)

12.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铁锈的主要成分   
(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4)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  
(5)铵根离子    
13.
(4分)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
取大量的金属材料资源。根据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
(1)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用方程式表示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的原因     
(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等。
(4)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
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14.
(12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点P表示
(2)当温度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3)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析出A物质 g(不含结晶水)。
(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6)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   的方法。
15.
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如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上述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12.5%.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mL(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
16.
(7分)下面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怎样验满氧气?   
(2)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来测定某不纯的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少量单质铜),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1→C→D2→D3
(已知;D1、D2、D3为3个浓硫酸洗气瓶)
①仪器D3的作用是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不纯的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 g,通入氢气充分反应后,若仪器D2浓硫酸洗气瓶的质量增加1.8g,则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为 。若不连接D1,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