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赣榆县罗阳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957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4/23

1.简答题(共1题)

1.
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⑴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 ,理由是:  。

2.计算题(共1题)

2.
某钙片的标签如图所示,可知此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

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错误。
(2)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小东每次取10片钙片放入已称量的含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aCO3+2HCl=CaCl2+H2O+CO2↑,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小东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

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
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的含钙量,并建议厂家如何改标签。

3.选择题(共8题)

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4.

《863计划纲要》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六大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7.

  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8.

  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9.

质检部门为了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质量,从同一批次共10万件产品中随机抽取2000件进行检测,共检测出次品3件,则估计在这一批次的10万产品中次品数约为(  )

10.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blank#}1{#/blank#}》,这是我国第一部{#blank#}2{#/blank#}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单选题(共5题)

11.
下列初中常见实验操作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12.
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0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0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 SbO2 B. Sb205 C. HSbO3     D. H3SbO4
13.
九年级九班的小明人称“小马虎”,下面是从他的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化学用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2个氧原子:O2 B. 镁离子:Mg+2
C. 2个氢分子:2H D. 3个水分子:3H2O
14.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里,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
①悬浮颗粒(粉尘)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  ④一氧化碳   ⑤氮气   ⑥二氧化硫
⑦稀有气体   ⑧氮的氧化物(二氧化氮)
A.①④⑥⑧B.②④⑦
C.③④⑥D.①②③④
15.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填空题(共2题)

16.
对知识的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通过比较发现:(1)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其中的两条:
;②  
(2)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答一条即可)。
17.
地球大气中CO2含量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CO2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国际上通过会议决定限制发达国家向空气中排放CO2的量.
1) 空气中CO2的正常体积分数为
(2) 空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  (写一种即可) ;
(3) 自然界中能消耗CO2的是  (写一种即可)。

6.实验题(共1题)

18.
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H 、I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时,还应在试管口放     ,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收集时选用的装置为 ,原因是      
(3)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应该选择的最佳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最好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编号)。
(4)用D装置收集某种气体时,如何判断气体已收集满:    ;用E装置收集气体氧气时,如何判断已收集满?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最佳发生装置是    ,如何检查它的气密性  

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反应方程式为
(6)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选用G装置收集氨气,应从 (选填“a”或“b”)通入,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出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8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