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可以用一种盐类物质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写出验满的方法: 。
(2)实验室用石灰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发生装置B中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下的理由是 。
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小文和小明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辩论:
①小文说:因为瓶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小明不完全同意小文的说法,请你说出小明的理由 。
②按小明的猜想,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的两种可能 ; 。

(1)实验室可以用一种盐类物质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写出验满的方法: 。
(2)实验室用石灰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发生装置B中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下的理由是 。
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小文和小明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辩论:
①小文说:因为瓶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小明不完全同意小文的说法,请你说出小明的理由 。
②按小明的猜想,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的两种可能 ; 。
2.
在一烧杯中盛有42.2g碳酸钙和氯化钙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16.6g水,使氯化钙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盐酸,烧杯中剩余固体(加水溶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当滴入稀盐酸质量至图中A点时,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当滴入稀盐酸质量至图中A点时,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 (共6题)
4.
下列物质之间,不存在如图(“→”表示能转化)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A.①H2O2②H2O③O2 | B.①Na2CO3②CO2③CaCO3 |
C.①CaCO3②CO2③Ca(OH)2 | D.①C②CO③CO2 |
6.
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
B.t1℃~t3℃,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出 |
7.
小红观察在不同酸碱度下紫甘蓝(见右图)汁液所显示的颜色,记录如下。

下列物质中,能使紫甘蓝汁液变黄的是

pH | 1 | 2~3 | 4~6 | 7~9 | 10 | 11 | 12~14 |
颜色 | 深红 | 紫红 | 浅紫 | 蓝 | 绿 | 黄绿 | 黄 |
下列物质中,能使紫甘蓝汁液变黄的是
A.水 | B.食盐溶液 | C.硫酸溶液 | D.氢氧化钠溶液 |
8.
(2分)下列反应制取气体,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干燥和收集的是()


A.Zn+H2SO4═ZnSO4+H2↑ |
B.2H2O2![]() |
C.CaCO3+2HCl═CaCl2+H2O+CO2↑ |
D.2NH4Cl+Ca(OH)2![]() |
3.选择题- (共4题)
12.
排序。
A. What colour is it?
B. Hello!
C. What do you see?
D. I see a pig.
E. It's pink.
{#blank#}1{#/blank#}
4.填空题- (共1题)
13.
(12分)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分组除去铁制品和锈铜币表面的锈层并对废液进行处理.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表面除锈:
甲组:将锈铁器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微热.观察到①溶液变成黄色,铁锈逐渐消失.一段时间后,②锈层完全消失,铁器表面有细小气泡产生,③黄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现象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②中铁器表面的气泡是 _________ ;大家对现象③不理解,老师补充说明了,金属铁具有还原性,能将正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
乙组:在锈铜钱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到①绿色锈层很快消失,同时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蓝色.②将气体收集,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小军等同学推断,绿色锈层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 _________ .
实验二:废液回收
废液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浪费资源.小组讨论后设计了如下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

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废水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 _________ 性杂质除去.
(2)金属X是 _________ ,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溶液Y是 _________ ,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3)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 .
实验一:表面除锈:
甲组:将锈铁器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微热.观察到①溶液变成黄色,铁锈逐渐消失.一段时间后,②锈层完全消失,铁器表面有细小气泡产生,③黄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现象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②中铁器表面的气泡是 _________ ;大家对现象③不理解,老师补充说明了,金属铁具有还原性,能将正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
乙组:在锈铜钱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到①绿色锈层很快消失,同时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蓝色.②将气体收集,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小军等同学推断,绿色锈层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 _________ .
实验二:废液回收
废液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浪费资源.小组讨论后设计了如下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

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废水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 _________ 性杂质除去.
(2)金属X是 _________ ,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溶液Y是 _________ ,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3)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