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十八县重点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952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4

1.计算题(共1题)

1.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 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 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共收集到559 mL气体。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  g。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 g/L)
(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百分数)。

2.单选题(共13题)

2.
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A.B.C.D.
3.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
A. 2O—“2”表示2个氧分子
B. 2NO—“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C. 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H2SO4—“2”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4.
“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
A. Cr2(SO43   B. CrCl2 C. Cr2O3     D. K2CrO4
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6.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7.
株洲晚报2月28日报道:“因厨房窗户紧闭,4名年轻人深夜煤气中毒,幸好被及时抢救,均脱离危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成分是CO2
B.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为了防止冷空气进入,应关闭门窗
D.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8.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除异味
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焊割金属用保护气
D.铝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
9.
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B.该金属可能是铁
C.R的活泼性比Ag弱D.R表面有固体析出
10.
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11.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
1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
B.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 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
13.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吸烟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因为香烟的烟气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B.葡萄糖是一种有机物,是人体内重要的提供能量的物质
C.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D.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对人体有害
14.
2013年11月22日,青岛发生输油管线漏油造成爆炸事故,因此在生产、生活中恰当的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3.选择题(共8题)

15. {#mathml#}0π2{#/mathml#} (1﹣2sin2 {#mathml#}x2{#/mathml#} )dx={#blank#}1{#/blank#}.
16. {#mathml#}0π2{#/mathml#} (1﹣2sin2 {#mathml#}x2{#/mathml#} )dx={#blank#}1{#/blank#}.
17.

设随机变量ξ的取值为0,1,2.若P(ξ=0)= 15 ,E(ξ)=1,则D(ξ)=(   )

18.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

19.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

20.函数f(x)=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blank#}1{#/blank#};单调递增区间是{#blank#}2{#/blank#}.
21.已知a=﹣2 {#mathml#}0π{#/mathml#} sin(x+ {#mathml#}π3{#/mathml#} )dx,求二项式(x2+ {#mathml#}ax{#/mathml#} )5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及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
22.已知函数f(x)=ax3+x+b是奇函数,且f(x)图象在点(1,f(1))的处的切线过点(2,6),则 a+b={#blank#}1{#/blank#}.

4.多选题(共1题)

23.
(2012年山东烟台,15题,2分)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5.填空题(共5题)

24.
进入21世纪,全球拥有的化合物已超过3000万种,其中部分物质是由氢、氧、硫、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请用上述4种元素,按要求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两个钠原子    ;(2)一个钠离子 ;(3)导致酸雨的一种氧化物
(4)一种酸 ;(5)一种碱 ;(6)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可能为  (写出两种)。
25.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以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铝、铁、铜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下列试剂中,哪些能直接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填字母).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D.稀硫酸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将生锈的铁片放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写出其中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
实验操作及分析是同学们应掌握的一项学习能力,请回答下列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题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3)如图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为 g.
(4)小华在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再进行测定,则测的溶液的pH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用pH试纸测定所配制溶液的pH,正确操作方法为
27.
(1)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较多污染物的排放,这不仅污染大气,还是形成  的主要原因.
②“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  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
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D.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2)出行使用电动自行车,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电动自行车行驶时电池将 能转化为
(3)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28.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议器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程式   ,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        
②选择合适的     
③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