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94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5

1.综合题(共2题)

1.
工业上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3O4、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
高档颜料-铁红(Fe2O3),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若改用稀硝酸,则Fe3O4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
(2)实验室实现“步骤Ⅱ”中分离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玻璃棒和烧杯等;步骤Ⅳ中应选用__试剂调节溶液的pH(填字母编号).
A.稀硝酸B.氢氧化钠溶液C.高锰酸钾溶液D.氨水
(3)检验步骤Ⅲ已经进行完全的试剂是__;
(4)步骤Ⅵ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
(5)步骤Ⅴ中,FeCO3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9.5,c(Fe2+)=1×106 mol/L.试判断所得的FeCO3中是否含有Fe(OH)2,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请通过简单计算说明理由______.(已知:Ksp[Fe(OH)2]=4.9×1017
2.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沉淀A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H++H2C2O4→Mn2++CO2+H2O。实验中称取0.400 g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0 mol·L-1的KMnO4溶液36.00 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3题)

3.
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在溶液中先加盐酸无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含SO42-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某气体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证明该气体是Cl2
4.
如图把气体缓慢通过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甲,在试管乙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选项
气体
甲中试剂
乙中试剂

A
SO2、CO2
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
B
Cl2、HC1
饱和食盐水
KI淀粉溶液
C
NH3、CO2
浓硫酸
酚酞试液
D
CO2、HC1
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
 
A.AB.BC.CD.D
5.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滴水石穿、绳锯木断”都不涉及化学变化
B.明矾净水的原理和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
C.“落汤螃蟹着红袍”属于物理变化
D.“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这里“乌金”指的是煤

3.实验题(共2题)

6.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镁、铝、铁各0.1 mol分别投入到过量且等量的0.1 mol·L1的盐酸中,写出与盐酸反应最慢的金属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下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①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比硫强;装置B中所装药品为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加________、B中加Na2CO3、C中加Na2SiO3,观察到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物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所通气体过量)。
7.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装置B的另一个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________(填编号)。
编号
a
b
c
d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Ⅲ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