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有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是液体,C是气体,D是黑色固体,E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C、E的化学式:A ,B ,E ;
(2)A和C内含有的同一种元素名称是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1)写出A、C、E的化学式:A ,B ,E ;
(2)A和C内含有的同一种元素名称是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单选题- (共7题)
4.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发生改变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发生改变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3.选择题- (共2题)
9.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mathml#} ={#blank#}1{#/blank#}.
10.
图甲是一电热饮水机,通过机内温控开关S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额定电压220V,当开关S接a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A;当开关S接b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66W,求:
4.填空题- (共4题)
11.
(4分)下图所示是铁丝(图1)和硫(图2)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的一端要系一根火柴的原因是 ,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是 。
(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火焰;图1和图2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 (“相同”或“不相同”)。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的一端要系一根火柴的原因是 ,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是 。
(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 火焰;图1和图2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水的目的 (“相同”或“不相同”)。
12.
(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硫原子 ;②4个氢氧根离子 ;③3个氮分子 ;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⑤氩气 。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后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③请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
①2个硫原子 ;②4个氢氧根离子 ;③3个氮分子 ;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⑤氩气 。
(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③请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
13.
(12分)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实验时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用 检验,看到的现象是 ;a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右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实验时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用 检验,看到的现象是 ;a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右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