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向6.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g。
① 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mol。
②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
③ 若要计算上述反应所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
① 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mol。
②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
③ 若要计算上述反应所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
2.单选题- (共16题)
3.
关于反应:2Mg+CO2
C+2MgO,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CO2发生了还原反应
B. 该反应中Mg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
C. 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D. 该反应实质是镁条与CO2中的O2反应

A. 该反应中CO2发生了还原反应
B. 该反应中Mg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
C. 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D. 该反应实质是镁条与CO2中的O2反应
9.
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则已反应的氧化铜与原氧化铜的质量比是
A. 1:5 B. 2:3 C. 2:5 D. 3:5
A. 1:5 B. 2:3 C. 2:5 D. 3:5
10.
各组物质的性质、用途、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物质 | 氦气 | 氮气 | 金刚石 | 氢气 |
性质 | 通电发出有色光 | 化学性质不活泼 | 质地硬 | 具有可燃性 |
用途 | 霓虹灯 | 保护气 | 作钻头 | 作燃料 |
化学式 | He2 | N2 | C | H2 |
A.A | B.B | C.C | D.D |
12.
某气体可能含H2、CO、CH4中一种或几种,实验依次为: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通过无水CuSO4变蓝色且增重10.8g;③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增重13.2g。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 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有2种情况 B. 该气体可能是CO和H2
C. 该气体不可能是纯净物 D. 该气体一定含有CH4
A. 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有2种情况 B. 该气体可能是CO和H2
C. 该气体不可能是纯净物 D. 该气体一定含有CH4
16.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C.50mL酒精中加入50mL水,则所得酒精溶液的体积一定为100mL |
D.一定温度下,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溶质、溶剂的质量一定改变 |
3.填空题- (共4题)
18.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化学。请按照要求完成填空:
① 空气中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
② 活性炭作为家用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具有 作用。
③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青蒿素由 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摩尔质量为 ,每0.5mol青蒿素含有 g碳元素,约含 个氧原子。酒精(C2H6O)的元素组成和青蒿素(C15H22O5)完全相同,但这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
① 空气中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
② 活性炭作为家用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具有 作用。
③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青蒿素由 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摩尔质量为 ,每0.5mol青蒿素含有 g碳元素,约含 个氧原子。酒精(C2H6O)的元素组成和青蒿素(C15H22O5)完全相同,但这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
19.
下表是KNO3和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① 10℃时,NaNO3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② 从表中数据看出KNO3与NaN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从KNO3饱和溶液中提取KNO3晶体常采用的方法是 。
③ 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KNO3,要使其完全溶解,应 (填“升高”或“降低”)溶液温度。
④ 现有80℃的NaNO3饱和溶液250g,要使其析出晶体70g应降温至 ℃;
⑤ KNO3和NaNO3在t℃时的溶解度均为W g/100g水,分析上表可推知,W数值所在的最小范围是 ;现将溶剂质量相同的KNO3和NaNO3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到t2℃,前者析出的晶体比后者多,则t1、t2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 (填字母)。

① 10℃时,NaNO3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② 从表中数据看出KNO3与NaN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从KNO3饱和溶液中提取KNO3晶体常采用的方法是 。
③ 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KNO3,要使其完全溶解,应 (填“升高”或“降低”)溶液温度。
④ 现有80℃的NaNO3饱和溶液250g,要使其析出晶体70g应降温至 ℃;
⑤ KNO3和NaNO3在t℃时的溶解度均为W g/100g水,分析上表可推知,W数值所在的最小范围是 ;现将溶剂质量相同的KNO3和NaNO3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到t2℃,前者析出的晶体比后者多,则t1、t2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仅0≤t2<t1≤t | B.仅t≤t2<t1≤100 | C.0≤t2<t1≤100 | D.0≤t1<t2≤100 |
20.
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① 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若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
② 用pH试纸测定图1中溶液的酸碱性:草木灰水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7;
③ 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性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pH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

① 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溶液 | 白醋 | 盐酸 | 食盐水 | 草木灰水 | 石灰水 |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 红色 | 红色 | 紫色 | 绿色 | 绿色 |
② 用pH试纸测定图1中溶液的酸碱性:草木灰水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7;
③ 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性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pH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
21.
随着能源结构的改善,不同燃料的燃气热水器已走进千家万户。
① 燃气热水器若使用时所在空间不通风,会产生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
② 下表是燃烧1kg不同燃料所产生两种气体的质量。结合数据分析,等质量燃料燃烧,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多的燃料是 (填编号),产生导致酸雨的气体最多的燃料是 (填编号),例举一种不产生以上两种环境问题的能源: 。
③ 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和水反应可以制得水煤气(混合气体),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上述四种物质中,A代表的是 (填化学式),可用作燃料的是 ;
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① 燃气热水器若使用时所在空间不通风,会产生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
② 下表是燃烧1kg不同燃料所产生两种气体的质量。结合数据分析,等质量燃料燃烧,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多的燃料是 (填编号),产生导致酸雨的气体最多的燃料是 (填编号),例举一种不产生以上两种环境问题的能源: 。
燃料(1kg) | 产生CO2气体的质量/g | 产生SO2气体的质量/g |
A.石油气 | 2900 | 5.0 |
B.天然气 | 2500 | 0.1 |
C.煤气 | 2500 | 11.0 |

上述四种物质中,A代表的是 (填化学式),可用作燃料的是 ;
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