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该反应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最合理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小红按右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Ⅰ)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
(Ⅱ)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Ⅲ)氮化镁可与水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
猜想一:固体是碳;
猜想二:固体是氧化镁
猜想三: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固体不可能是碳和氧化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该反应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最合理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小红按右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Ⅰ)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
(Ⅱ)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Ⅲ)氮化镁可与水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
猜想一:固体是碳;
猜想二:固体是氧化镁
猜想三: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固体不可能是碳和氧化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②________________ | 该固体是Mg3N2 | |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C是常见气体,D是常见单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的化学式为 _;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 ;
(3)无论A在常温下为液体还是气体,B的化学式均为 ,D的化学式均为 ;
(4)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的化学式为 _;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 ;
(3)无论A在常温下为液体还是气体,B的化学式均为 ,D的化学式均为 ;
(4)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 。
3.单选题- (共4题)
4.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5.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因此燃烧均能看到火焰 |
B.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
C.原子失去电子后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阳离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变成原子 |
D.任何可燃气体跟空气充分混合后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氢气、天然气、煤气等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 |
4.多选题- (共2题)
7.
小明同学对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学习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3H2O 中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 |
B.3C 中的“3”表示三个碳元素 |
C.SO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
D.Al3+中的“3”表示铝离子的化合价为+3价 |
5.填空题- (共1题)
9.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氢离子 ②3个亚铁离子 ③4个钾原子 ;
④2个水分子 ⑤氢氧化钠 ⑥碳酸钠 ;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表回答问题。

①用m代表的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它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②硫元素的原子序数X等于 ,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③氧、氟、硫、氯元素都属于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趋向于稳定结构。
①氢离子 ②3个亚铁离子 ③4个钾原子 ;
④2个水分子 ⑤氢氧化钠 ⑥碳酸钠 ;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表回答问题。

①用m代表的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它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②硫元素的原子序数X等于 ,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③氧、氟、硫、氯元素都属于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趋向于稳定结构。
6.实验题- (共1题)
10.
(1)某同学按图甲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偏转(填“左”或“右”)。该反应_____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

(2)于是该同学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却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填序号).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2)于是该同学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却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