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932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8/9

1.单选题(共7题)

1.
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 1:1 B. 2:1 C. 4:1 D. 5:1
2.
两同学围绕蜂窝煤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当煤燃烧正旺时将炉门关上,煤层上方发现蓝色火焰。解释:此时氧气不足而产生的CO在燃烧
B.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轻。解释:煤燃烧后产生的CO2等气体逸出
C.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解释:CO难溶于水
D.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解释: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3.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 反应的快慢
4.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5.
划火柴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氧气不足B.没有达到着火点
C.火柴着火点升高D.空气不足
6.
住宅和商场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7.
有氢气、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水,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 )
A.氮气和氢气B.氮气和氧气C.氮气D.氮气、氢气和氧气

2.选择题(共11题)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至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后称“长江”。金沙江约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水电基地。

    材料二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物种。松茸常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坡上,与松、栋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根。松茸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可以说,每一支松茸的诞生都是造物主的奇迹。在全球松茸产区中,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三 金沙江下游河段梯形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9.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10.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1.关于蓝藻和酵母菌的比较,错误的是(  )
12.如图为细胞内由被膜小泡运输物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3.如图为细胞内由被膜小泡运输物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4.下列图1表示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某多聚体的一个片段,图2表示构成某多聚体的单体分子.

15.下列图1表示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某多聚体的一个片段,图2表示构成某多聚体的单体分子.

16.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17.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18.某同学进行显微镜操作时,发现视野中上半部分亮,下半部分暗,分析原因,最有可能是哪个结构调整不到位造成的(  )

3.填空题(共3题)

19.
铁制品锈蚀过程,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    )、(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防止金属锈蚀可采取( )、(   )两种方法。    
20.
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    );二是燃料有与它有足够大的(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举出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两点( )、( ),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
21.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选用(    )该制取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里常用(    )和( )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   检验生成物应选 ( ),化学方程式   ,检验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可形成一种酸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用硫酸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a)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b)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    )
(c)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    ),原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