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简答题- (共1题)
2.
在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用水点火的魔术,只见老师用滴管向棉花滴1~2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
(1)老师揭秘:将一小块金属钾事先藏在棉花中。已知钾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则该反应必定是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滴管的水挤向棉花,却发现其不能燃烧起来。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老师揭秘:将一小块金属钾事先藏在棉花中。已知钾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则该反应必定是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滴管的水挤向棉花,却发现其不能燃烧起来。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2题)
5.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CO |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
B | N2 | O2 |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
C | H2 | 水蒸气 | 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
D | CO2 | HCl |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A.A | B.B | C.C | D.D |
7.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够和稀盐酸反应;将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
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
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
A.Y > Z > X | B.X > Z > Y | C.Y > X > Z | D.Z > Y > X |
4.选择题- (共5题)
15.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试回答:
5.多选题- (共1题)
20.
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
6.填空题- (共5题)
22.
请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 ;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4)能还原氧化铜的氧化物是 ;
(5)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 ;
(6)其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 ;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4)能还原氧化铜的氧化物是 ;
(5)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 ;
(6)其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23.
实验室有一瓶浓盐酸,瓶上的标签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标签上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问:(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2)其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
(3)从瓶中取出50g,其质量分数为 _____。

(1)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2)其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
(3)从瓶中取出50g,其质量分数为 _____。
24.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
(3)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_____的方法。
(4)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
(3)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_____的方法。
(4)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