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请找出下列有误的一项( )
A.《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词派,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C.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
D.川端康成,日本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其《父母的心》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
2.字词书写- (共1题)
2.
下列每排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慰藉 篷勃 谈笑风生 奇闻轶事
抉择 狭隘 莫名其妙 怪诞不惊
(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 (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
慰藉 篷勃 谈笑风生 奇闻轶事
抉择 狭隘 莫名其妙 怪诞不惊
(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 (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作答。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③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同。③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朝服衣冠 (___________) (2)闻寡人之耳者 (_________)
(3)梁尝有疑狱(__________) (4)臣,鄙民也 (_________)
【小题2】找出下列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甲、乙两文来看,邹忌与朱公都成功地让当权者认可了自己的建议,请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③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同。③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朝服衣冠 (___________) (2)闻寡人之耳者 (_________)
(3)梁尝有疑狱(__________) (4)臣,鄙民也 (_________)
【小题2】找出下列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皆以美于徐公/以布衣富侔国 | B.窥镜而自视/侧而视之 |
C.客之美我者/君将哀而生之乎 | D.谤讥于市朝/皆朝于齐 |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甲、乙两文来看,邹忌与朱公都成功地让当权者认可了自己的建议,请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4.
积累与运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春草青青,绿意盎然,是严冬的考验让她绽出春芽;夏荷翩翩,出淤不染,是艰苦的环境让她迎风招展; , ;红梅朵朵,梅香芬芳,是坚强的意志让她傲雪盛开。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一味欣赏别人成功,只能招来最终的落寞;顽强的拼搏,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你可知道,看得见的辉煌后面有看不见的努力;看得见的快乐后面有看不见的汗水;看得见的鲜花后面有看不见的苦难。只要我们蹉跎光阴,挥霍年华,留下的只能是一声长叹。
青春的年华是那样的珍贵,因此我们更应珍惜一切:珍惜父母的唠叨吧,因为那唠叨里饱含着父母对我们喋喋不休的深情;珍惜老师的教诲吧,因为那教诲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珍惜朋友的鼓励吧,因为那鼓励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支点!
【小题1】请用正楷字将划线内容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小题2】请给语段加点字注音。
盎然 (________) 辉煌(_______) 蹉跎(________) 教诲(_______)
【小题3】语段、段分别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并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小题4】请根据语境,在第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得上下文语意连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春草青青,绿意盎然,是严冬的考验让她绽出春芽;夏荷翩翩,出淤不染,是艰苦的环境让她迎风招展; , ;红梅朵朵,梅香芬芳,是坚强的意志让她傲雪盛开。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一味欣赏别人成功,只能招来最终的落寞;顽强的拼搏,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你可知道,看得见的辉煌后面有看不见的努力;看得见的快乐后面有看不见的汗水;看得见的鲜花后面有看不见的苦难。只要我们蹉跎光阴,挥霍年华,留下的只能是一声长叹。
青春的年华是那样的珍贵,因此我们更应珍惜一切:珍惜父母的唠叨吧,因为那唠叨里饱含着父母对我们喋喋不休的深情;珍惜老师的教诲吧,因为那教诲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珍惜朋友的鼓励吧,因为那鼓励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支点!
【小题1】请用正楷字将划线内容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小题2】请给语段加点字注音。
盎然 (________) 辉煌(_______) 蹉跎(________) 教诲(_______)
【小题3】语段、段分别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并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小题4】请根据语境,在第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得上下文语意连贯。
5.
母亲觉得你需要 文/汤小小
从外地回家,上午坐车,到家时是凌晨。这条路已经走了很多遍,但母亲还是不放心,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下车后坐在车站别走,我让你爸去接你。半夜三更的,一个人走夜路多危险啊。”一听这话,我连连叫苦,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再说了,这条路早就走熟了。家离车站还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呢,与其让老爸半夜打车来来回回,不如我直接打车回家,我一个年轻人,应该比一个老年人走夜路安全系数高吧。
无论我怎么苦口婆心,母亲都不松口。最终,我一下车,就看到了夜色中的爸,他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引颈张望,看见我从车上走下来,一个箭步冲过去,夺过我手里的行李,将我引进了出租车里。车子驶离车站时,看到很多乘客还在无头苍蝇一般到处找车,爸特得意地说:“你妈真英明!我要不来,你不一定能打到车。”我无语,比家乡更大的地方我去过不少,一次也不曾在站台上过夜呀,我早就不是扯着父母衣角的年龄了。
回到家,母亲早已从被窝里爬了起来,微波炉转着,滋滋冒着烟,馒头的味道在整个房间里弥漫。转动停止后,母亲从里面端出一个盘子,盘子上面是热气腾腾的馒头,她催促:“赶紧吃,专门给你买的,狗不理包子,可好吃了。”我苦笑不已,半夜三更的,哪有食欲吃东西啊,再说了,坐在车上已经吃过晚饭,我现在也不饿啊。母亲却自有一番道理:“哪能不饿呀,我还不知道,坐车可辛苦了,吃不好睡不好的。”
④洗脚水早已备好,临睡前,母亲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塞到我手中,像抱着一个火球,整个手一下子暖和起来。看着我不解的样子,母亲说:“一个人睡冷,把它放脚头取暖。”虽然天气有些冷,但真的没到这个地步啊,本能地想要拒绝,母亲却已经一把抢过去,自顾自掀开被了,把它丢到我的脚头。那一夜,因了这个水杯,整个人像睡在春天里,手脚冰凉的毛病一下子全消失了。
⑤在家里的每一天,母亲总会出其不意地做一些完全没必要的事,可是,你说没必要,她偏说有必要,非要逼着你就范。我忍不住嘀咕,说她多此一举。可她并不因此收敛,离开家时,她又是准备了一大包东西,一样样地拿出来给我交待:“这壶香油是自家酿的,送给你们领导,你还指望人家多照顾呢。这几包花生也是自家种的,给一个同事送一包,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要搞好关系。这些红枣是给你的,每天煮粥时,里面放几颗,补血的……”我一脸黑线,这哪用得着啊,母亲真是想得多。刚把它们拿出来,母亲又执拗地装进去,到最后,我只能背着这沉甸甸的包裹上路。
⑥我一直觉得,母亲太啰嗦,太喜欢操心,还总是操不到点子上,明明我不需要的东西,她偏要硬塞过来,真是麻烦。直到我自己做了母亲,天冷了,强迫女儿穿棉衣,女儿不吃早餐,非要把她摁到餐桌前,女儿数次气咻咻地吼:“真是多此一举,我根本不需要!”看着倔强的女儿,我站在那里气得不行,天冷了不穿棉衣会得风湿的呀,不吃早餐对胃不好啊,我没有多此一举,是她太不会心疼自己啊。
⑦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她一次又一次的多此一举,那些在我看来“多此一举”的事情,在她眼里,一定是必需的。我忽略掉的事情,我不在意的事情,她都会细心地捕捉到,样样周全地为我准备好。
⑧原来,这世上,有一种感情,叫母亲觉得你需要。你觉得不需要的,母亲偏偏认为需要,不是因为母亲多事儿,不是因为母亲瞎操心,而是因为,母亲比你更珍惜你。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6月下)
【小题1】我从外地回家,母亲为我做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小题2】结合语境,分析划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虽然天气有些冷,但真的没到这个地步啊,本能地想要拒绝,母亲却已经一把抢过去,自顾自掀开被了,把它丢到我的脚头。
【小题3】第⑥段写到“我”的女儿对“我”强迫她穿棉衣吃早餐的不理解,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如何理解第⑧段末“母亲比你更珍惜你”这句话。
【小题5】有人认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终能逾越,请结合选文与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我那时真实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飘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讲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年纪大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选自朱自清《背影》)
从外地回家,上午坐车,到家时是凌晨。这条路已经走了很多遍,但母亲还是不放心,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下车后坐在车站别走,我让你爸去接你。半夜三更的,一个人走夜路多危险啊。”一听这话,我连连叫苦,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再说了,这条路早就走熟了。家离车站还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呢,与其让老爸半夜打车来来回回,不如我直接打车回家,我一个年轻人,应该比一个老年人走夜路安全系数高吧。
无论我怎么苦口婆心,母亲都不松口。最终,我一下车,就看到了夜色中的爸,他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引颈张望,看见我从车上走下来,一个箭步冲过去,夺过我手里的行李,将我引进了出租车里。车子驶离车站时,看到很多乘客还在无头苍蝇一般到处找车,爸特得意地说:“你妈真英明!我要不来,你不一定能打到车。”我无语,比家乡更大的地方我去过不少,一次也不曾在站台上过夜呀,我早就不是扯着父母衣角的年龄了。
回到家,母亲早已从被窝里爬了起来,微波炉转着,滋滋冒着烟,馒头的味道在整个房间里弥漫。转动停止后,母亲从里面端出一个盘子,盘子上面是热气腾腾的馒头,她催促:“赶紧吃,专门给你买的,狗不理包子,可好吃了。”我苦笑不已,半夜三更的,哪有食欲吃东西啊,再说了,坐在车上已经吃过晚饭,我现在也不饿啊。母亲却自有一番道理:“哪能不饿呀,我还不知道,坐车可辛苦了,吃不好睡不好的。”
④洗脚水早已备好,临睡前,母亲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塞到我手中,像抱着一个火球,整个手一下子暖和起来。看着我不解的样子,母亲说:“一个人睡冷,把它放脚头取暖。”虽然天气有些冷,但真的没到这个地步啊,本能地想要拒绝,母亲却已经一把抢过去,自顾自掀开被了,把它丢到我的脚头。那一夜,因了这个水杯,整个人像睡在春天里,手脚冰凉的毛病一下子全消失了。
⑤在家里的每一天,母亲总会出其不意地做一些完全没必要的事,可是,你说没必要,她偏说有必要,非要逼着你就范。我忍不住嘀咕,说她多此一举。可她并不因此收敛,离开家时,她又是准备了一大包东西,一样样地拿出来给我交待:“这壶香油是自家酿的,送给你们领导,你还指望人家多照顾呢。这几包花生也是自家种的,给一个同事送一包,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要搞好关系。这些红枣是给你的,每天煮粥时,里面放几颗,补血的……”我一脸黑线,这哪用得着啊,母亲真是想得多。刚把它们拿出来,母亲又执拗地装进去,到最后,我只能背着这沉甸甸的包裹上路。
⑥我一直觉得,母亲太啰嗦,太喜欢操心,还总是操不到点子上,明明我不需要的东西,她偏要硬塞过来,真是麻烦。直到我自己做了母亲,天冷了,强迫女儿穿棉衣,女儿不吃早餐,非要把她摁到餐桌前,女儿数次气咻咻地吼:“真是多此一举,我根本不需要!”看着倔强的女儿,我站在那里气得不行,天冷了不穿棉衣会得风湿的呀,不吃早餐对胃不好啊,我没有多此一举,是她太不会心疼自己啊。
⑦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她一次又一次的多此一举,那些在我看来“多此一举”的事情,在她眼里,一定是必需的。我忽略掉的事情,我不在意的事情,她都会细心地捕捉到,样样周全地为我准备好。
⑧原来,这世上,有一种感情,叫母亲觉得你需要。你觉得不需要的,母亲偏偏认为需要,不是因为母亲多事儿,不是因为母亲瞎操心,而是因为,母亲比你更珍惜你。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6月下)
【小题1】我从外地回家,母亲为我做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小题2】结合语境,分析划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虽然天气有些冷,但真的没到这个地步啊,本能地想要拒绝,母亲却已经一把抢过去,自顾自掀开被了,把它丢到我的脚头。
【小题3】第⑥段写到“我”的女儿对“我”强迫她穿棉衣吃早餐的不理解,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如何理解第⑧段末“母亲比你更珍惜你”这句话。
【小题5】有人认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终能逾越,请结合选文与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我那时真实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飘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讲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年纪大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选自朱自清《背影》)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6.
综合性学习
关于读书, 汉代的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而古今中外,很多名家也留下了他们关于读书的心得,传之后世,让我们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因此,我校决定,将持之以恒地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以增长同学们的知识面,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成为为同学们的品质人生奠基的一大途径。
【小题1】【活动一】名言积累:请你写出一条和“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
【小题2】【活动二】活动设计:初三年级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请你设计一条活动,并说说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
【小题3】【活动三】名著伴我成长: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材料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材料一:大圣道:“我本:
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
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
练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
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组瑶天。
凌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材料二: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杀得那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扬沙走石乾坤黑,播土飞尘宇宙昏。只听兵兵扑扑惊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
材料三:那老僧道:“……老爷自上邦来,可有什么宝贝,借弟子一观?”三藏道:“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行者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如何?”
关于读书, 汉代的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而古今中外,很多名家也留下了他们关于读书的心得,传之后世,让我们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因此,我校决定,将持之以恒地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以增长同学们的知识面,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成为为同学们的品质人生奠基的一大途径。
【小题1】【活动一】名言积累:请你写出一条和“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
【小题2】【活动二】活动设计:初三年级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请你设计一条活动,并说说设计意图。
活动设计:
【小题3】【活动三】名著伴我成长: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材料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材料一:大圣道:“我本:
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
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
练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
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组瑶天。
凌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材料二: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杀得那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扬沙走石乾坤黑,播土飞尘宇宙昏。只听兵兵扑扑惊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
材料三:那老僧道:“……老爷自上邦来,可有什么宝贝,借弟子一观?”三藏道:“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行者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如何?”
6.作文- (共1题)
7.
作文:题一与题二任意选择一题,完成写作。
题一:初中三年,毕业在即。三年中,我们笑过、累过、哭过,在民大附中的日子里,我们收获了成长,且歌且行。请以《你是我心底的一首歌》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成长,是一个永不落幕的主题。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并不寂寞,因为,有很多令我们感慨的同行者,有我们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可敬、可亲的父母,还有那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一次次难以忘怀的活动……,请以《 ,促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题一:初中三年,毕业在即。三年中,我们笑过、累过、哭过,在民大附中的日子里,我们收获了成长,且歌且行。请以《你是我心底的一首歌》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成长,是一个永不落幕的主题。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并不寂寞,因为,有很多令我们感慨的同行者,有我们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可敬、可亲的父母,还有那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一次次难以忘怀的活动……,请以《 ,促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