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3.
(4分)某同学将8g纯碱溶解在42g水中,配制了一瓶溶液,储放时忘记制作标签。

(1)请你为该瓶溶液制作一张标签。(填入右图中)
(2)如何用简单实验证明该溶液呈碱性,简述实验步骤和主要实验现象。

(1)请你为该瓶溶液制作一张标签。(填入右图中)
(2)如何用简单实验证明该溶液呈碱性,简述实验步骤和主要实验现象。
4.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控制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控制 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该实验是通过控制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控制 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单选题- (共8题)
5.
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出的是()
A. NH4NO3、NaOH 、NaCl B. NaCl溶液、HCl溶液 、NaOH溶液
C. Na2CO3 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 D. KCl溶液、 KNO3溶液、NaCl溶液
A. NH4NO3、NaOH 、NaCl B. NaCl溶液、HCl溶液 、NaOH溶液
C. Na2CO3 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 D. KCl溶液、 KNO3溶液、NaCl溶液
8.
多数保暖内衣的里层面料中含有聚酯纤维[(COC6H4COOCH2CH2O)n],下列关于聚酯纤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酯纤维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 |
B.聚酯纤维属于无机化合物 |
C.聚酯纤维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8:4 |
D.聚酯纤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10.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30℃时,A﹑B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A. 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30℃时,A﹑B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12.
请依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Cl2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Cl2可用于漂白纸张,布匹以及消毒饮用水等。在实验室里常用下述反应制取氯气: Mno2+4HCI(浓)= MnCl2+2H 20 +Cl2

(1)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择A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氯气选用D装置,请推测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若选用B、E组合在实验室可制取________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25g大理石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8.8g,请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Cl2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Cl2可用于漂白纸张,布匹以及消毒饮用水等。在实验室里常用下述反应制取氯气: Mno2+4HCI(浓)= MnCl2+2H 20 +Cl2

(1)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择A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氯气选用D装置,请推测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若选用B、E组合在实验室可制取________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25g大理石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8.8g,请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12题)
18.
小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blank#}1{#/blank#}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就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blank#}2{#/blank#} 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blank#}3{#/blank#} 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blank#}4{#/blank#}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blank#}5{#/blank#} 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blank#}6{#/blank#} .
19.
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blank#}1{#/blank#} 透镜;“自拍”时,手机镜头到人的距离应{#blank#}2{#/blank#} 透镜的二倍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4.填空题- (共4题)
26.
A、B、C、D 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若64g B参加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 g。
物质 | A | B | C | D | ——氢原子![]() ![]()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