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实验室废弃液中含一定量的AgNO3。兴趣小组同学回收金属银的流程如下:

请认真分析以上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a。甲同学认为用铁,乙同学认为用铜,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你选择的理由是 ,加入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讨论a的用量。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加入的a应该过量,加入过量a的目的 ,请你写出证明加入的a过量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
(3)金属混合物B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认真分析以上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a。甲同学认为用铁,乙同学认为用铜,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你选择的理由是 ,加入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讨论a的用量。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加入的a应该过量,加入过量a的目的 ,请你写出证明加入的a过量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
(3)金属混合物B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推断题- (共1题)
2.
.A~D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种常见物质,其中A是红色固体, D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A、B、C、D不是酸和碱,它们与稀H2SO4、Ca(OH)2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SO4与 Ca(OH)2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③ 。
(4)若①是一个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H2SO4与 Ca(OH)2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③ 。
(4)若①是一个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计算题- (共1题)
3.
.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15.2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将加热后剩固体冷却到室温,把40g水分4次加入剩余固体中充分溶解。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
试求:(1)表中m值为 ;
(2)所制得氧气的质量;
(3)剩余固体加入40g水后,形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编号 | l | 2 | 3 | 4 |
加水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7.25 | 4.05 | 3 | m |
试求:(1)表中m值为 ;
(2)所制得氧气的质量;
(3)剩余固体加入40g水后,形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单选题- (共8题)
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属于酸 |
B.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
C.碱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
D.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水属于氧化物 |
7.
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有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A.化学与健康 | B.化学与安全 |
用铁锅烹调食物——防止贫血 人体缺氟——会引起龋齿 | 进入溶洞探险——做灯火试验 浓硫酸腐蚀皮肤——水冲洗后涂4%NaHCO3溶液 |
C. 化学与生产 | D. 化学与环保 |
硫酸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反应生成氨气 C、CO用于冶炼金属——C、CO具有可燃性 |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SO2、CO2的排放 随意丢弃废电池——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
B.洗洁精用于洗涤餐具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餐具上的油 |
C.打开啤酒瓶盖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少而减小 |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
10.
某同学学习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之后,对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进行了 pH测定,结果如下。参照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这些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食醋 |
B.牙膏是中性物质 |
C.酱油显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色 |
D.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萄 |
5.选择题- (共10题)
13.
图甲是一电热饮水机,通过机内温控开关S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额定电压220V,当开关S接a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A;当开关S接b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66W,求:
6.填空题- (共4题)
22.
下图是家用豆浆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或合金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2)属于单质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3)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4)豆浆中含有的最丰富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1)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或合金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2)属于单质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3)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4)豆浆中含有的最丰富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23.
某天然矿泉水标签中有如下文字叙述:水质主要成分(mg/L):
K+:0.62~3.25,Na+:18.75~29.8,Ca2+:17.8~26.2, C1-:l4.2~30.8,硫酸根:41.6~70.2,碳酸氢根:l84~261,pH:7.3。
(1)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Ca2+中数字 “2”的含义是 。
(2)日常生活中用 区别软水和硬水,可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K+:0.62~3.25,Na+:18.75~29.8,Ca2+:17.8~26.2, C1-:l4.2~30.8,硫酸根:41.6~70.2,碳酸氢根:l84~261,pH:7.3。
(1)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Ca2+中数字 “2”的含义是 。
(2)日常生活中用 区别软水和硬水,可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4.
.氯化钾和硝酸钾晶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1)30℃时KNO3的溶解度为 g。
(2)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3)在20℃时,将35gKCl加入到100g水中,形成的KCl溶液的质量为 g,将温度升到40℃,形成的溶液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下图中能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选填“a”或“b”)。

(1)30℃时KNO3的溶解度为 g。
(2)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3)在20℃时,将35gKCl加入到100g水中,形成的KCl溶液的质量为 g,将温度升到40℃,形成的溶液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下图中能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选填“a”或“b”)。

25.
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有效成分。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洁厕灵”不能用于大理石清洁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盛有少量“活氧彩漂”液体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清洁剂名称 | 洁厕灵 | 活氧彩漂 | 漂白精 |
功能 | 有效清除污垢,除异味 | 漂洗衣物,使色彩更鲜艳 |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
有效成分 | HCl | H2O2 | NaClO |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洁厕灵”不能用于大理石清洁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盛有少量“活氧彩漂”液体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6.
.现实验室中有一包由碳酸钠和氧化钙组成的白色粉末,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探究过程,请你按要求帮助完成探究活动。
(1)同学们将白色固体放在如右图装置的试管中,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向试管中滴加水,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产生这种现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同学们将如上图装置的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水,发现试管中形成浑浊液体,于是同学们对浑浊液进行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猜想1: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还有Na2CO3;
猜想2: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还有 。
根据上面实验流程回答:现象b是 。若猜想1成立,则现象a是 ,此时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猜想2成立的现象是 。
(1)同学们将白色固体放在如右图装置的试管中,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向试管中滴加水,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产生这种现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同学们将如上图装置的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水,发现试管中形成浑浊液体,于是同学们对浑浊液进行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A.操作Ⅰ是 ,在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 。 |
B.沉淀A的化学式是 。同学们认为无色溶液B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对无色溶液B含有的其它溶质他们提出二个猜想: |
猜想2: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还有 。
根据上面实验流程回答:现象b是 。若猜想1成立,则现象a是 ,此时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猜想2成立的现象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