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写出其中既有X且又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有生成X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均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
2.简答题- (共1题)
(1)取液体药品用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用手抓鸡蛋壳直接投放到试管中
(3)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稀盐酸
(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3.计算题- (共1题)
(1) 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
(2)所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单选题- (共10题)
A.塑化剂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
B.塑化剂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每个塑化剂分子由24个原子构成 |
D.塑化剂是有机物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浓厚的白色烟雾 |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A.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均变成不饱和溶液 |
B.60℃时,将8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克 |
C.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D.40℃时,质量相等的甲、乙物质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 |
A.KNO3、 NH4H2PO4、 NH4NO3都是复合肥 |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供能的营养物质 |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
D.水果、蔬菜都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
5.选择题- (共14题)
冬天用煤或木炭取暖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煤炭或木炭因为燃烧不充分产生{#blank#}1{#/blank#} 使人中毒;用电热器取暖要注意不要超过用电负荷,以防止发生电路短路引起火灾,如果电器负荷过重引起的火灾绝对不能用{#blank#}2{#/blank#} 灭火,这样易发生触电的危险.
冬天用煤或木炭取暖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煤炭或木炭因为燃烧不充分产生{#blank#}1{#/blank#} 使人中毒;用电热器取暖要注意不要超过用电负荷,以防止发生电路短路引起火灾,如果电器负荷过重引起的火灾绝对不能用{#blank#}2{#/blank#} 灭火,这样易发生触电的危险.
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blank#}1{#/blank#} ;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取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blank#}2{#/blank#} .
据《环境报》报道:煤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重要能源,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的效果,在城市里可将煤加工成“煤气”,但“煤气”并不是“煤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等.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不溶于水.使用时可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让它泄漏,否则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死亡;而且泄漏出来的气体一旦遇明火或电源易发生爆炸.煤气厂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
6.填空题- (共3题)
(1)它们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写出其中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它们都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但能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填化学式).
(3)两者溶于水显著放热的是_____(填俗称),微溶于水的是_____(填俗称).
(4)氢氧化钙转化为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性质决定用途。以下连线正确的是 (填字母)
性质 用途

(2)在铁、铝、铜三种金属中,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 (填序号)。
A.三者在地壳中的含量,铜元素最高,铝元素最低 |
B.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 |
C.在自然界中,铜元素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铝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
7.实验题- (共1题)

(1)A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聪和小明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聪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明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明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 (填写离子符号) |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其中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