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可能是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2)反应后未知D的质量是 g。
(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5 | 30 | 2 | 3 |
反应后的质量/g | 17 | 0 | 2 | 未知 |
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可能是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2)反应后未知D的质量是 g。
(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钢筋制作防盗网,但过几年后,钢筋表面有一层厚厚的锈,为了既美观又结实,人们刷上一层“银粉漆”(铝粉),根据你所掌握知识请回答:
(1)钢筋为什么会生锈?
(2)为什么刷“银粉漆”?
(3)铁和铝哪一种金属更活泼?
(1)钢筋为什么会生锈?
(2)为什么刷“银粉漆”?
(3)铁和铝哪一种金属更活泼?
4.
(1)我们分别把盛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它们的质量分别将会怎样改变?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怎样改变?
(2)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你如何设计?请写出你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你如何设计?请写出你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5.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装置A),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催化剂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装置B)。

(1)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应在试管口放 ,以防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如果装置B中的反应很剧烈,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4)用A装置制备气体应考虑的因素是 。
(5)小明同学用 装置(填“A”或“B”)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6)生产硫酸的工厂,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工厂排放出的废液。若用去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氢氧化钠溶液40g,则中和废硫酸中所含的硫酸的质量为多少g?

(1)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应在试管口放 ,以防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如果装置B中的反应很剧烈,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4)用A装置制备气体应考虑的因素是 。
(5)小明同学用 装置(填“A”或“B”)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6)生产硫酸的工厂,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工厂排放出的废液。若用去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氢氧化钠溶液40g,则中和废硫酸中所含的硫酸的质量为多少g?
2.选择题- (共15题)
3.单选题- (共5题)
22.
蔗糖(C12H22O11)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
B.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g
C.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D.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A. 该物质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
B.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g
C.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D.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23.
有一种酷似食盐的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它有毒。近几年有些餐饮业误用它代替食盐,导致了中毒事件,因此我们一定到正规的超市购买正规包装的食盐。在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5 B. +4 C. +3 D. -1
A. +5 B. +4 C. +3 D. -1
24.
下列各组物质中,分类正确的是( )
A.常见的混合物:空气、酒精 、食盐 |
B.常见的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
C.常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油脂、酒精 |
D.常见的合金:不锈钢、黄金、黄铜 |
4.填空题- (共5题)
2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三个亚铁离子 ;
(3)四个氢原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三个亚铁离子 ;
(3)四个氢原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29.
下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回答:

(1)t1℃,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 g。
(2)t2℃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3)B点对应的溶液是否为t3℃的饱和溶液 (填“是”或“否”)。
(4)要使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1)t1℃,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 g。
(2)t2℃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3)B点对应的溶液是否为t3℃的饱和溶液 (填“是”或“否”)。
(4)要使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选择题:(15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