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98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7/4

1.简答题(共2题)

1.
区分软水和硬水可以用加入_______的方法,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可用_________的方法把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CaC03和Mg(0H)2。,所以热水瓶胆壁上经常沉积有水垢,用适量的盐酸可以清除水垢,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垢的原理。
2.
请简答下列错误操作可能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没有水或者细沙。
(2)取用氢氧化钠后,没有将试剂瓶口密封盖好
(3)倾倒稀硫酸溶液时,细口瓶的标签没有对着手心

2.选择题(共12题)

3.

下图描述的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的领导人是(     )

4.

下列图表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的是(     )

5.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6.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7.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8.

阅读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9.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如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制度(     )

10.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如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制度(     )

11.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

12.

东汉时官至太守仍坚持给百姓看病,且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13.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14.

某校七年级三班主办的板报“历史天地”上有一件青铜器的照片(下图所示)。你知道这件青铜器是什么时候铸造的(     )

3.单选题(共4题)

15.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A.甲: 稀硫酸和铜片乙: 水和CO
B.甲:双氧水,二氧化锰,乙: NaOH溶液和CO2
C.甲: NaOH溶液和CO2乙: NaOH溶液和H2
D.甲:H2O和NH3乙:稀盐酸和大理石
16.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蒸发结晶食盐水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
B.用石蕊溶液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水的量筒中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17.
下列各项中括号里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NaOH中混有Na2CO3(盐酸)B.CO中混有CO:(烧碱溶液)
C.H2中混有HCl( NaOH溶液)D.CaCO3中混有NaCl(水)
18.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以下关于此装置实际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排水法收集氢气,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管通入
B.干燥氧气,瓶内装浓硫酸,气体从A管通入
C.用水将瓶中一氧化碳气体排除使用,从B管加水
D.瓶内加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最好从A管通入

4.填空题(共7题)

1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地沟油制造生物柴油造福人类。生物柴油作为燃料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物柴油中一定含有_____两种元素,可能含有____元素。
(2)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锌盐、钙盐、硒盐等。这些食盐中含的碘、锌,钙、硒等,通常是指_____,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的。(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或“单质”)。
20.
自来水进入输水管道之前要进行消毒处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所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图中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后的物质中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
该反应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喷泉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在烧瓶内出现美丽的红色喷泉。

(1)请从上述现象中推测氨气具有的两点性质:
(2)下列常用干燥剂中不能干燥氨气的是(    )
A.浓硫酸B.固体氢氧化钠C.生石灰
22.

(1)用NaCl配制100ml 0.9%医用的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 cm3),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2)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从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填写编号)。

a.冷却结晶    b.蒸发溶剂    c.过滤
23.
请写出一种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的复合肥的化学式____。
24.
在水、干冰、氧气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在尼龙、塑料、合金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在蛋白质、水、血浆中不属于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____。
25.
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因酸性物质的作用而红肿痛痒。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用品中的_______,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B.肥皂水 C,烧碱水C.糖
(2)油锅着火了,立即盖上锅盖,原因是为了隔绝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26.
某化学小组以“酸碱盐”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1:研究常见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程度。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固体化合物___________。
_________
盐酸过量
 
探究2:研究酸的性质——硫酸、盐酸和锌反应
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硫酸和盐酸溶液都可以和锌反应产生氢气。产生这种共同现象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探索未知——浓硝酸和铜制取气体。
已知。NO2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和NO2都是空气的污染物。
(1)利用该反应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___。收集NO2的方法为________。
(2)反应NO+X→NO2中,X的化学式应为________;若用浓硝酸和铜制取NO,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4: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1000g的大烧杯中加入1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去沉淀,剩余液体总质量为1009.8g,那么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2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