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区分软水和硬水可以用加入_______的方法,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可用_________的方法把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CaC03和Mg(0H)2。,所以热水瓶胆壁上经常沉积有水垢,用适量的盐酸可以清除水垢,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垢的原理。
2.
请简答下列错误操作可能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没有水或者细沙。
(2)取用氢氧化钠后,没有将试剂瓶口密封盖好
(3)倾倒稀硫酸溶液时,细口瓶的标签没有对着手心
(2)取用氢氧化钠后,没有将试剂瓶口密封盖好
(3)倾倒稀硫酸溶液时,细口瓶的标签没有对着手心
2.选择题- (共12题)
8.
阅读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3.单选题- (共4题)
15.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A.甲: 稀硫酸和铜片乙: 水和CO |
B.甲:双氧水,二氧化锰,乙: NaOH溶液和CO2 |
C.甲: NaOH溶液和CO2乙: NaOH溶液和H2 |
D.甲:H2O和NH3乙:稀盐酸和大理石 |
17.
下列各项中括号里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NaOH中混有Na2CO3(盐酸) | B.CO中混有CO:(烧碱溶液) |
C.H2中混有HCl( NaOH溶液) | D.CaCO3中混有NaCl(水) |
18.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以下关于此装置实际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排水法收集氢气,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管通入 |
B.干燥氧气,瓶内装浓硫酸,气体从A管通入 |
C.用水将瓶中一氧化碳气体排除使用,从B管加水 |
D.瓶内加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最好从A管通入 |
4.填空题- (共7题)
1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地沟油制造生物柴油造福人类。生物柴油作为燃料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物柴油中一定含有_____两种元素,可能含有____元素。
(2)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锌盐、钙盐、硒盐等。这些食盐中含的碘、锌,钙、硒等,通常是指_____,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的。(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或“单质”)。
(1)利用地沟油制造生物柴油造福人类。生物柴油作为燃料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物柴油中一定含有_____两种元素,可能含有____元素。
(2)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锌盐、钙盐、硒盐等。这些食盐中含的碘、锌,钙、硒等,通常是指_____,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的。(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或“单质”)。
20.
自来水进入输水管道之前要进行消毒处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所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图中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后的物质中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
该反应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

图中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后的物质中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
该反应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喷泉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在烧瓶内出现美丽的红色喷泉。

(1)请从上述现象中推测氨气具有的两点性质:
(2)下列常用干燥剂中不能干燥氨气的是( )

(1)请从上述现象中推测氨气具有的两点性质:
(2)下列常用干燥剂中不能干燥氨气的是( )
A.浓硫酸 | B.固体氢氧化钠 | C.生石灰 |
22.
(1)用NaCl配制100ml 0.9%医用的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 cm3),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2)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从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填写编号)。

a.冷却结晶 b.蒸发溶剂 c.过滤
(1)用NaCl配制100ml 0.9%医用的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 cm3),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2)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从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填写编号)。

a.冷却结晶 b.蒸发溶剂 c.过滤
25.
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因酸性物质的作用而红肿痛痒。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用品中的_______,痛痒便会消失。
(2)油锅着火了,立即盖上锅盖,原因是为了隔绝________。
(1)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因酸性物质的作用而红肿痛痒。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用品中的_______,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 B.肥皂水 C,烧碱水 | C.糖 |
5.实验题- (共1题)
26.
某化学小组以“酸碱盐”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1:研究常见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程度。
探究2:研究酸的性质——硫酸、盐酸和锌反应
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硫酸和盐酸溶液都可以和锌反应产生氢气。产生这种共同现象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探索未知——浓硝酸和铜制取气体。
已知
。NO2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和NO2都是空气的污染物。
(1)利用该反应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___。收集NO2的方法为________。
(2)反应NO+X→NO2中,X的化学式应为________;若用浓硝酸和铜制取NO,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4: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1000g的大烧杯中加入1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去沉淀,剩余液体总质量为1009.8g,那么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探究1:研究常见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程度。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固体化合物___________。 | _________ | 盐酸过量 |
探究2:研究酸的性质——硫酸、盐酸和锌反应
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硫酸和盐酸溶液都可以和锌反应产生氢气。产生这种共同现象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探索未知——浓硝酸和铜制取气体。
已知

(1)利用该反应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___。收集NO2的方法为________。
(2)反应NO+X→NO2中,X的化学式应为________;若用浓硝酸和铜制取NO,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4: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1000g的大烧杯中加入1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去沉淀,剩余液体总质量为1009.8g,那么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2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