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河北省邢台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97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8/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猜想4:有CO2、H2S、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 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2.计算题(共1题)

2.
某化学实验小组要检测黄铜(铜、锌合金)中金属铜的纯度,同学们取20g黄铜样品,向其中分三次共加入3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稀硫酸质量
10g
10g
10g
氢气质量
0.04g
m
0.02g
 
请计算:(1)第二次实验产生氢气的质量m= g。
(2)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共9题)

3.
逻辑推理是理化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 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C.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升高,因此沸腾时水的内能增大
D.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
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图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由3种元素组成
B. 该有机物化学式为C8H8O3
C. 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该有机物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8:3
5.
从图4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实验说明大气压存在
B. 乙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C. 丙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D. 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6.
下列各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全部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A. 水银、氢氧化钙溶液、油
B. 塑料棒、铅笔芯、铁丝
C. 金属、食盐水、稀盐酸
D. 陶瓷、干木棒、水
7.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A. 在某固体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含碳酸盐
B. 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火焰熄灭——集气瓶中所盛气体一定是CO2
D. 将一种白色晶体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该盐一定是铵盐
8.
小明同学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医生建议他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
小明同学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A.油条和豆浆B.馒头和米粥
C.鸡蛋和牛奶D.炸鸡腿和酸奶
9.
下面有关新材料和新科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燃料的放射性污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所以各国应严禁核工业发展
B.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
C. 纳米材料是一种新材料制成的大米
D. 超导体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可以用来制造灯丝,灯泡会特别亮
10.
如果知道一些家庭防火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电线,修理失灵电器
B.电器着火应用水扑灭
C.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11.
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图1所示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读出液体的体积 B. 给液体加热    C. 称取固体NaOH D. 检查气密性

4.选择题(共11题)

1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13.“脱氧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
14.“脱氧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
1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1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17.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18.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有(  )
19.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有(  )
20.若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990,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710,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和肽链数分别是(  )
21.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准备好含Ca2+、Mg2+和Si4+的培养液,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2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5.填空题(共3题)

23.
小明设计了如图14所示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

(1)使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请你任意写出符合实验现象的锥形瓶中物质与滴管中物质的一种组合
(2)使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也鼓起来。请你推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写出一个即可)
(3)请你说出装置A、B中气球都能鼓起来的共同原理是     
24.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15甲所示的实验方案:在一个隔热效果良好的容器上方安装一个可自由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起始位置在5刻度处)。加热容器,使白磷燃烧。待反应完全,容器冷却至室温后,活塞最后停在刻度 处。有位同学用木炭取代白磷来进行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2)为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5乙所示的实验方案:从左端导管处通入CO2气体,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小军同学认为也可通过向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中加入一种试剂的方法来证明,他加入的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
25.
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为紫红色固体,E、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A、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16(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反应A→B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沉淀D的化学式
(3)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G的一种用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