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同学针对石蜡燃烧开展如下延伸探究,请你帮助解决探究过程的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石蜡中除含碳、氢元素外,是否还含有氧元素?
(实验设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同学用精制石蜡、棉线烛芯做成蜡烛,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硫酸铜均易吸收水分,药品用量保证充足,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操作原理)
(1)请写出A装置(含导气管)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3)装置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达到实验目的,反应前、后必须称量 (填装置序号)装置中的药品质量。
(数据处理)
(5)该同学在老师帮助下,经过一些补充实验和误差处理后得出了如下数据,请你帮助完成数据分析及结论部分。
(讨论交流)误差分析与处理:
(6)根据该学生设计的实验,你认为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填写一条)。
(7)针对你提出的误差原因,提出减少误差的实验或改进措施: 。
(提出问题)石蜡中除含碳、氢元素外,是否还含有氧元素?
(实验设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同学用精制石蜡、棉线烛芯做成蜡烛,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硫酸铜均易吸收水分,药品用量保证充足,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操作原理)
(1)请写出A装置(含导气管)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3)装置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达到实验目的,反应前、后必须称量 (填装置序号)装置中的药品质量。
(数据处理)
(5)该同学在老师帮助下,经过一些补充实验和误差处理后得出了如下数据,请你帮助完成数据分析及结论部分。
实验事实 | 数据分析及结论 |
2.12 g石蜡完全燃烧,得到6.6g CO2和2.88g H2O | 写出计算过程: 结论: 。 |
(讨论交流)误差分析与处理:
(6)根据该学生设计的实验,你认为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填写一条)。
(7)针对你提出的误差原因,提出减少误差的实验或改进措施: 。
2.推断题- (共1题)
2.
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某金属G的工业流程图,G的二价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溶液的pH>7,D难溶于水,F是一种非金属单质。请回答:

(1)过程①中的操作a是 ;B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上述过程④、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④ 。 ⑥ 。
(3)海水的综合利用还可获得氯化铵,氯化铵给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 ;氯化铵不能与碱类物质混合施用,原因是与碱反应生成盐、氨气和一种常见溶剂,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基本类型为 。
(4)近年来,海水酸化导致一些贝类生物灭绝,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请你提出防治海洋污染的建议: 。


(1)过程①中的操作a是 ;B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上述过程④、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④ 。 ⑥ 。
(3)海水的综合利用还可获得氯化铵,氯化铵给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元素是 ;氯化铵不能与碱类物质混合施用,原因是与碱反应生成盐、氨气和一种常见溶剂,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基本类型为 。
(4)近年来,海水酸化导致一些贝类生物灭绝,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请你提出防治海洋污染的建议: 。
3.计算题- (共1题)
3.
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如右图1),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取出7 g该溶液,加入足量的锌粒,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右图2。请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ZnSO4+H2↑)

(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ZnSO4+H2↑)
4.单选题- (共8题)
4.
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2、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 N4是一种单质
C. N4转化为N2是物理变化 D. 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性质相同

A. 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 N4是一种单质
C. N4转化为N2是物理变化 D. 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性质相同
5.
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高温Si+x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化学方程式中x=1 B.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A. 该化学方程式中x=1 B.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6.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
B.1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
C.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
8.
化学家谢赫特曼研究发现:铝锰合金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方式没有出现“规则有序而重复排列”的普遍现象,提出了“准晶体”概念,因此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铝锰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铝高 |
B.铝锰合金不具有导电导热性 |
C.铝的直接构成微粒是铝分子 |
D.合金中原子排列方式与纯金属的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
9.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t3℃时,将20 g乙加人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0 g溶液 |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D.将t1℃甲、乙的饱和溶液各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10.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 B C D
A.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 |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 |
C.向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
D.向两份同体积和同质量分数的HCl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 |
11.
《科学》杂志网站报道:在无需外部能源的情况下,科学家利用淡水、盐水产生的电压差和细菌活动释放的能量得到了氢气。据此,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该研究有利于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
B.该研究有利于海水、污水的开发利用 |
C.该研究说明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D.该研究属于物理学及生物学范畴,没有涉及化学反应 |
5.选择题- (共13题)
16.今年冬天,寒潮几次袭击大连地区.当寒潮来袭时,小明看到家里的窗玻璃上出现了美丽的“冰花”.这些“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室内表面上形成还是在窗玻璃的室外表面上形成的?并解释“冰花”是怎样形成的.
17.一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blank#}1{#/blank#}立、{#blank#}2{#/blank#}的实像.
20.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8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km,消耗的汽油为1L.洒水车水箱容积为7m3,汽油的密度为ρ油=0.71×103kg/m3,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试求:
21.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以8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km,消耗的汽油为1L.洒水车水箱容积为7m3,汽油的密度为ρ油=0.71×103kg/m3,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试求:
22.海上有风时,海面出现波浪,某区域海面呈圆弧形,O为圆心,圆弧形海面正下方的水中有一条鱼(用箭头AB表示),如图所示.此时,从圆弧形海面上方看到了水中的这条“鱼”.看到的“鱼”是鱼的放大的虚像,请分析说明其原因.(注:可在图上画光路示意图,以辅助说明)
23.海上有风时,海面出现波浪,某区域海面呈圆弧形,O为圆心,圆弧形海面正下方的水中有一条鱼(用箭头AB表示),如图所示.此时,从圆弧形海面上方看到了水中的这条“鱼”.看到的“鱼”是鱼的放大的虚像,请分析说明其原因.(注:可在图上画光路示意图,以辅助说明)
6.填空题- (共2题)
25.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1)下列图甲、图乙代表水的两种变化,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图“
”表示氢原子,图“
”表示氧原子)

①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图甲变化的原因: 。
②图乙中: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个“
”微粒。
③图甲和图乙两种变化的微观本质区别是 。
④请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微观粒子的其它性质: 。
(2)①将厨房中常用的四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a.蔗糖 b.花生油 c.味精 d.面粉
②现欲将3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1)下列图甲、图乙代表水的两种变化,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图“



①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图甲变化的原因: 。
②图乙中: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个“

③图甲和图乙两种变化的微观本质区别是 。
④请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微观粒子的其它性质: 。
(2)①将厨房中常用的四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a.蔗糖 b.花生油 c.味精 d.面粉
②现欲将3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26.
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
(3)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生成银、二氧化氮气体及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_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
(3)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生成银、二氧化氮气体及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