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仪征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第二次(12月)检测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9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1/10

1.计算题(共1题)

1.
“黄铜”是铜锌合金,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比纯铜耐腐蚀,街头许多“金色”饰品就是用它来制作的。现取20.0g某种黄铜投入100g足量的某浓度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请计算:
(1)剩余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  g。
(2)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单选题(共6题)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经风吹日晒后变干B.钢铁生锈
C.干冰气化D.石蜡熔化
3.
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O2和CO2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A.B.C.D.
4.
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说明铁的锈蚀与空气和水有关
B.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只有a管中的铁钉会锈蚀
D.植物油的使用可减少水的蒸发对实验的影响
5.
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颖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6.
日常生活中有① 酒精;② 食盐;③ 液化石油气;④ 食醋;⑤ 面粉;⑥ 食用油。其中属于易燃物的是
A.① ② ③B.④ ⑤ ⑥C.① ③ ⑤ ⑥D.② ④ ⑤
7.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检查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D.加热液体

3.选择题(共4题)

8.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氧气是直接从(    )
9.边形各内角成等差数列,公差10°,最小内角为100°,则( )
10.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11.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Cloudy and{#blank#}3{#/blank#}.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I like{#blank#}6{#/blank#}.

4.多选题(共1题)

12.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D.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5.填空题(共1题)

13.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 (2)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3个硫离子  ______________ (4)海水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
(5)请从H、C、O、Na 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
①一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是 ;②一种有毒的气态氧化物,可用于炼铁的是    ;③ 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 
+4

6.实验题(共1题)

14.
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