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4分)为防止汶川地震灾区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大量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回答:
(1)次氯酸钙中金属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钙、氧、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须加漂白粉 g。
(1)次氯酸钙中金属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钙、氧、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须加漂白粉 g。
2.
(10分)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 g石灰石样品,把20 g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求:(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2)该反应中共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稀盐酸的用量 | 第一次加入5 g | 第二次加入5 g | 第三次加入5 g | 第四次加人5 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3 g | 2 g | l g | 1 g |
求:(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2)该反应中共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2.单选题- (共4题)
3.选择题- (共7题)
11.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京剧遭遇“寒流”、昆曲面临消失等问题,并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拯救,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
①保护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闪烁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③这是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世界遗产作贡献 ④我们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失去自身的独特性
12.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毛泽东《长征》诗句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启示我们( )
①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②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
③要以乐观心态对待挫折 ④要弘扬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3.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毛泽东《长征》诗句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启示我们( )
①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②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
③要以乐观心态对待挫折 ④要弘扬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填空题- (共5题)
14.
四种物质A、B、C和D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1)1个A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表中字母)。
(3)物质D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常温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
。
物质 | A | B | C | D | ![]() ![]() ![]() 图例说明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 |
(2)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表中字母)。
(3)物质D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常温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
。
16.
如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烧瓶里的水只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B中试管1内气体的化学式为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直饮水”的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直饮水,其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从原理上说,此流程中超滤膜的作用与实验C中的 等材料是相同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烧瓶里的水只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B中试管1内气体的化学式为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直饮水”的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直饮水,其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从原理上说,此流程中超滤膜的作用与实验C中的 等材料是相同的.
17.
(4分) 某同学想通过实验判断家用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请填写下表中的空格,帮助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 原样品是硬水 |
| 原样品是软水 |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样后,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 | 可观察到有浮渣(或较少泡沫) | 原样品是硬水 |
只观察到有较多泡沫 | 原样品是软水 |
18.
(12)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 (填序号);这种装置还可以用来制CO2,其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为 法。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

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
(4)将(3)中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
(5)在⑤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倒扣于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⑤中液面_______(填“上升”或“不变”);理由 。

(1)仪器⑤的名称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 (填序号);这种装置还可以用来制CO2,其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为 法。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

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
(4)将(3)中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
(5)在⑤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倒扣于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⑤中液面_______(填“上升”或“不变”);理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