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90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4/18

1.推断题(共2题)

1.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A为红色固体,C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D能转化为B,则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D能转化为B ,C与D反应有气体产生,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且A能转化为C,B与D可相互反应,所有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
化学实验室有ABCDEF六瓶无色透明溶液,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酚酞、盐酸中的一种。为了区别它们,化学小组同学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略去):

A   B   C D E   F
Ⅰ.将B分别滴入ACDEF中,A有气泡产生,E显红色,C产生白色沉淀,其余均无明显现象。
Ⅱ.将E分别滴入ABCDF中, BCD均显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B   ,D    ,E    , F   
(2)写出A与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当E滴入B中显红色后,再将A逐滴滴入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的实验现象是
(4)假设所取六种无色溶液相互反应后的所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2.单选题(共14题)

3.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象是()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B.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
4.
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此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
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0.15gB.0.20gC.0.30gD.0.45g
6.
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B.
C.D.
7.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盐B.调和植物油C.沐浴液D.干冰
8.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3个钠离子——3B.2个氧原子——O2
C.1个氮气分子——N2D.硫酸铁——FeSO4
9.
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单质
B.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原子和氧分子
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
10.
CO2和O2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对它们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都不溶于水B.都能供动物呼吸C.都含有氧分子D.常温下都无色无味
11.
下列各组选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合金
不锈钢、焊锡、生铁
B
碱类
烧碱、纯碱、熟石灰
C
干燥剂
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
D
合成材料
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
 
A.AB.BC.CD.D
12.
只用水不能区分下列各组固体物质的是()
A.生石灰、氯化钠B.苏打、小苏打
C.蔗糖、硝酸铵D.碳酸钙、氢氧化钠
13.
用石灰水、铜片、盐酸、碳酸钠、石灰石五种物质进行下列实验,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A.制氢氧化钠B.制氯化铜C.制二氧化碳D.制氯化钠
14.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和木炭——观察颜色
B.CO2和N2——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Ca(OH)2溶液和稀盐酸——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D.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15.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火灾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森林火灾,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灭火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D.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出气体
16.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A. 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B. 回收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C. 发展太阳能﹣开发清洁能源     D. 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3.选择题(共18题)

17.

设计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

18.

设计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

19.

截至目前,广东省今年共报告13例寨卡病毒病例,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的虫蝶病毒,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地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易导致新生儿小头症,其直径为0.00000002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20.

截至目前,广东省今年共报告13例寨卡病毒病例,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的虫蝶病毒,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地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易导致新生儿小头症,其直径为0.00000002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21.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国家实施这一政策是为了积极应对(  )

22.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国家实施这一政策是为了积极应对(  )

23.

“a=12”是“直线l1:(a+2)x+(a﹣2)y=1与直线l2:(a﹣2)x+(3a﹣4)y=2相互垂直”的(  )

24.

“a=12”是“直线l1:(a+2)x+(a﹣2)y=1与直线l2:(a﹣2)x+(3a﹣4)y=2相互垂直”的(  )

25.

“a=12”是“直线l1:(a+2)x+(a﹣2)y=1与直线l2:(a﹣2)x+(3a﹣4)y=2相互垂直”的(  )

26.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这可以体现(    )

27.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呈针状,主要是哪种生态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

28.

探究光照对水稻生存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照组应该(    )

29.

除{#blank#}1{#/blank#}外,绝大多数生物是由{#blank#}2{#/blank#}构成的,{#blank#}3{#/blank#}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具有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blank#}4{#/blank#}多样性、{#blank#}5{#/blank#}多样性;生物也有共性:{#blank#}6{#/blank#}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还表现出生长、繁殖、应激性等生命活动特征.

3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3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32.

如图1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33.

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34.

2012年3月4日,太空中上演了“火星冲日”奇观,太阳刚一落山,火星就从东方升起,而等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时,火星才在西方落下,整夜都可看到火星。火星的公转周期是1.9年,根据材料推算,下次“火星冲日”时间大约为(  )

4.填空题(共1题)

35.
请根据有关实验基本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如有水,加热前应擦干
③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2)下列是小明同学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请用字母表示出正确的实验顺序  ,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填字母)。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E.清洗仪器
 
(3)从以下仪器中,选择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填序号) ,若要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除下列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5.实验题(共2题)

36.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应用中使用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2) 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小组收集到洗照片用过的硝酸银废液,利用废铁、废锌回收金属银。他们将金属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溶液(忽略其他杂质),为了探究滤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他们做出以下猜想:
①溶质为硝酸锌 ②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③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    ④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银
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同学继续实验验证所得银粉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粉:
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证明了固体中含有铁粉。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设计了如下测定固体中含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
A.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
B.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录其质量。
请回答:①步骤B中判断已充分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3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敞口放置的固体烧碱的变质程度开展了探究。
写出烧碱发生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确定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气体分析法。

(1)若用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 ,你的改进措施是     
(2)若用乙装置测定CO2的质量(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该实验设计中的缺陷是  (答一点即可)。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
资料: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OH
Cl-
CO32-
SO42-
Ca2+




Mg2+




Fe3+




Cu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溶液M中的溶质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