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如图所示,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盖房子的游戏来建立几种物质之间的联系。A、B、C、X、Y、Z、M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游戏规则是:下面物质可以转化成相邻的上面物质,X为单质,其他均为化合物。

(1)A转化成B时放出大量的热。A的俗称是 。
(2)B可用于工业制C,则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一种物质向C里滴加直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4)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 ;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 ;Z转化为M的化学方程式为 。

(1)A转化成B时放出大量的热。A的俗称是 。
(2)B可用于工业制C,则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一种物质向C里滴加直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4)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 ;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 ;Z转化为M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计算题- (共1题)
2.
如果下水管管道堵塞了,我们可以用一种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和铝片的管道疏通剂来疏通。反应原理为:2Al+2NaOH+2H2O 2NaAlO2+3H2↑,若要产生1.5g氢气,请计算所用的管道疏通剂中含铝多少克?
3.单选题- (共19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结果测得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他们更换试剂后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他们后来选择的试剂是


A.稀盐酸和镁条 |
B.碳酸钠和稀硫酸 |
C.稀盐酸和铜粉 |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 |
7.
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右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 |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C.化学式为C3H7O2N |
D.属于氧化物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涂上盐酸
B. 甲醛能起防腐作用,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并出售
C. 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D. 进入闲置的地窖前应先进行灯火实验
A.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涂上盐酸
B. 甲醛能起防腐作用,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并出售
C. 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D. 进入闲置的地窖前应先进行灯火实验
13.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
B. 20℃时,将60g甲加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A,若再加入100g水,会使溶液A的质量分数变小
C. 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D. 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
B. 20℃时,将60g甲加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A,若再加入100g水,会使溶液A的质量分数变小
C. 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D. 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5.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KNO3(CaCO3) | 溶解、过滤、蒸发 |
B | CO2(CO) | 通过NaOH溶液 |
C | N2(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的铜网 |
D | NaCl溶液(NaOH)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A. A B. B C. C D. D
16.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 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C. 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D. 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则此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36:883

A.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 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C. 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D. 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则此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36:883
17.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B. 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C.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A B C D
A.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B. 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C.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4.选择题- (共18题)
31.
一个平底锅每次能烙2张饼,每烙熟一面饼需要2分钟,两面都要烙。(1)烙熟3张饼至少需要{#blank#}1{#/blank#}分钟;(2)烙熟4张饼至少需要{#blank#}2{#/blank#}分钟;(3)烙熟5张饼至少需要{#blank#}3{#/blank#}分钟。
36.现有无标签的四种样品各一瓶: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某学生用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将它们正确鉴定出来了,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
样品号 | 1 | 2 | 3 | 4 | |
第一步 | 加入双缩脲试剂 | 无变化 | 紫色 | 无变化 | 紫色 |
第二步 | 对1、3组溶液加入斐林试剂水浴 | 蓝色 | ﹣ | 砖红色 | ﹣ |
第三步 | 取1号样品与2号样品混合,37℃保温10min,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出现砖红色;取1号样品与4号样品混合,37℃保温10min,加入斐林试剂水浴不出现砖红色.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5.填空题- (共3题)
4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 ② ③ ④
它们表示 种元素, 表示的是原子, 表示的是阴离子(填序号)。
(2)A物质常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相对分子质量为26。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g的纯净物B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物质反应完全时,可生成44gC物质和9gD物质。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1)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 ② ③ ④
它们表示 种元素, 表示的是原子, 表示的是阴离子(填序号)。
(2)A物质常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相对分子质量为26。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g的纯净物B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物质反应完全时,可生成44gC物质和9gD物质。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41.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最好用 (填字母)。
A. 无色酚酞溶液 B. pH试纸 C. 紫色石蕊溶液
(3)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地下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4)常见的几种净水方法中,对地下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
(5)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 B.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
C.饮用生理盐水可以为人体补充无机盐 D.水分子是保持NaCl性质的最小微粒
(6)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
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1)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最好用 (填字母)。
A. 无色酚酞溶液 B. pH试纸 C. 紫色石蕊溶液
(3)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地下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4)常见的几种净水方法中,对地下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
(5)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 B.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
C.饮用生理盐水可以为人体补充无机盐 D.水分子是保持NaCl性质的最小微粒
(6)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

42.
(6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 、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下列各类食物中含糖类最丰富的是 (填字母)。


(2)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炒菜,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元素。
(3)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容易洗掉,原因是洗洁精具有 作用。
(4)泡打粉是一种化学膨松剂,主要是通过碳酸氢钠与一些酸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 气体而起到发泡作用。
(5)磨牙器能有效帮助去除牙齿表面的牙垢,磨牙器磨头采用50%橡胶与50%的金刚砂(主要成分为碳化硅)特制而成。已知碳化硅中碳元素-4价,硅元素+4价,则碳化硅的化学式为 。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 、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下列各类食物中含糖类最丰富的是 (填字母)。




A.蔬菜 | B.米饭 | C.鸡蛋 | D.牛奶 |
(3)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容易洗掉,原因是洗洁精具有 作用。
(4)泡打粉是一种化学膨松剂,主要是通过碳酸氢钠与一些酸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 气体而起到发泡作用。
(5)磨牙器能有效帮助去除牙齿表面的牙垢,磨牙器磨头采用50%橡胶与50%的金刚砂(主要成分为碳化硅)特制而成。已知碳化硅中碳元素-4价,硅元素+4价,则碳化硅的化学式为 。
6.实验题- (共2题)
4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 。
(2)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F G
(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G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E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 。
(2)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F G
(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G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
44.
实验室有5种白色固体,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固体.
(1)调查研究
①5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Na2CO3、CuSO4、Ca(OH)2和NaHCO3.
②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查阅了NaOH、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质.
(2)实验探究: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助完成.
(3)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发现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请用物理方法继续鉴别.
(1)调查研究
①5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Na2CO3、CuSO4、Ca(OH)2和NaHCO3.
②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查阅了NaOH、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质.
性质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性 | 20℃时溶解度109g | 20℃时溶解度21.5g 溶解时放热 | 20℃时溶解度9.6g溶解时放热 |
加热 | 不分解 | 不分解 |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
(2)实验探究: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第一步:在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的5种白色固体, 分别标上A、B、C、D、E,然后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振荡. | A、C、D的溶液为无色;B的溶液为浑浊;E的溶液呈蓝色. | B是_____ E是_____ | |
第二步:向上述A、C、D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 | 三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红. | 结论: _____ | |
第三步:依据如图装置,对A、B、C进行实验. | ![]() | | |
①加热固体A | B溶液无明显现象. | A是Na2CO3 | |
②待①停止加热后,通过长颈漏斗向C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 B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
第四步:依据如图装置,对B、C进行实验. | ![]() | 被加热的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 | C是_____ 利用排除法得出:D是NaOH |
(3)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发现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请用物理方法继续鉴别.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_____ | 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