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小青同学为了制作叶脉书签,打算配制125g 10%的NaOH溶液。
⑴计算小青需要称取NaOH的质量 。
⑵小青取上述适量溶液,将洗净的树叶放在溶液中煮沸后取出,清洗烘干。为了测定剩下的100gNaOH溶液中的溶质NaOH的质量分数,小青向该溶液中逐渐加入7.3%的稀盐酸,当溶液pH=7时,消耗盐酸50g。计算剩下的100g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
⑴计算小青需要称取NaOH的质量 。
⑵小青取上述适量溶液,将洗净的树叶放在溶液中煮沸后取出,清洗烘干。为了测定剩下的100gNaOH溶液中的溶质NaOH的质量分数,小青向该溶液中逐渐加入7.3%的稀盐酸,当溶液pH=7时,消耗盐酸50g。计算剩下的100g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 (共9题)
3.
“毒胶囊”事件中,铬含量严重超标。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4.
(10福建南安11.)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是阿昔洛韦(化学式为:C8H11N5O3)。下列有关阿昔洛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阿昔洛韦属于有机化合物
B. 阿昔洛韦中C、H、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1∶5:3
C. 阿昔洛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5
D.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A. 阿昔洛韦属于有机化合物
B. 阿昔洛韦中C、H、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1∶5:3
C. 阿昔洛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5
D.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5.
小明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常见的化肥:氯化铵、硝酸钾、过磷酸钙 |
B.常见干燥剂: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 |
C.常见的合金:不锈钢、镁铝合金、生铁 |
D.常见营养物质: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
6.
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电后两电极都有气体放出,经检验甲试管里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里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氢原子模型用“
”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则构成甲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 )





A.A | B.B | C.C | D.D |
8.
重庆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市将大力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
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增产效果 |
B.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CO2,以促进光合作用 |
C.种植、养殖和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农畜牧业产量 |
D.将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在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同时又能降低土壤酸性 |
10.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观察泡沫的多少 |
B.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看是否变色 |
C.氧气与二氧化碳: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能使木条复燃 |
D.棉与合成纤维:用燃烧的方法,闻产生的气味 |
3.选择题- (共13题)
1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生成氨气:
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
b.氯化铵固体和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9.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20.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4.填空题- (共4题)
25.
某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所用化学试剂有纯碱、稀盐酸、浓的烧碱溶液,仪器有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矿泉水瓶、注射器等。
第一步:用矿泉水瓶收集满一种气体,该气体为 。
第二步:向矿泉水瓶内注射一种试剂,振荡后矿泉水瓶变瘪了,所用试剂为 。
第三步:再向矿泉水瓶内注射一种试剂,振荡后矿泉水瓶又鼓了起来,所用试剂为 。写出第二步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第一步:用矿泉水瓶收集满一种气体,该气体为 。
第二步:向矿泉水瓶内注射一种试剂,振荡后矿泉水瓶变瘪了,所用试剂为 。
第三步:再向矿泉水瓶内注射一种试剂,振荡后矿泉水瓶又鼓了起来,所用试剂为 。写出第二步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26.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观念。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碱溶液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 ;氢氧化铝用作中和胃酸过多的药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7.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D是黑色固体,B、C、E是无色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D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C是 (填化学式);
⑵写出E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 ;
⑶写出B在高温条件下还原D的化学方程式 _;
⑷评述B物质的“利”与“弊”: (各举一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C是 (填化学式);
⑵写出E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 ;
⑶写出B在高温条件下还原D的化学方程式 _;
⑷评述B物质的“利”与“弊”: (各举一例)。
5.实验题- (共2题)
28.
小华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中和,他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⑴请写出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⑵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正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
⑶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⑴请写出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⑵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正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
⑶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 |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 恰好中和 |
乙 |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 | 产生气泡 | 第二种可能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