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百寿镇第一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83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___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已知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_______。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
2.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
[结论]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理由是__

2.简答题(共1题)

3.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先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而生产出纯碱。表格中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0℃
20℃
40℃
60℃
NaHCO3
6.9
9.6
12.7
16.4
NaCl
35.7
35.8
36.6
37.3
NH4Cl
29.4
37.2
45.8
55.2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对________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要使氯化铵饱和溶液中的氯化铵结晶析出,在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进行比较合适。
(3)写出“侯氏制碱法”制碳酸氢钠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选为起始原料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
C.反应不需要加热
D.副产物不会造成污染环境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3.单选题(共17题)

4.
天天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
①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②用食盐水浸泡菜刀以除去表面的锈斑;
③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④用活性炭可除去硬水中的氯化钙杂质;
⑤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⑥为了增强肥效,应将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⑦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⑤⑦
B.①②⑤⑦
C.②④⑥
D.①⑤⑥⑦
5.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铁锈
B.生铁
C.铁矿石
D.铁
6.
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乙表面无明显变化,把甲放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
7.
目前哈尔滨地铁工程已有一定的规模,待哈尔滨地铁网络全部建成以后,地铁将成为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地铁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可以很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
B.建地铁可节省人们的出行时间,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D.生铁的硬度比钢大,钢轨是用生铁铺设的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化学性质稳定
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更易生锈
D.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油漆,可有效防锈
9.
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原因(  )
A.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B.铝不易氧化
C.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D.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10.
把锌片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几分钟后取出,锌片质量增加的是(    )
A.盐酸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
1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口可乐汽水和白蒲黄酒都属于溶液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12.
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氯化钠B.称氯化钠
C.量取水D.溶解
13.
粗食盐中常含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用粗盐制备精盐时,通常采用溶解、除杂、过滤和蒸发的操作,其中往粗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和盐酸(均可以过量)的目的就是除杂。所加溶液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A.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B.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C.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盐酸
D.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14.
小明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
A.(NH4)2SO4属于铵态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B.长期施用(NH4)2SO4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说明(NH4)2SO4的水溶液呈酸性
C.草木灰(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呈碱性
D.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
15.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16.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获得了很多健康常识,下列做法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
A.食用加碘食盐
B.长期饮用硬水补钙
C.健康人应多吸纯氧
D.用亚硝酸钠保持肉质鲜美
1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8.
下列措施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①研发易降解生物化肥  
②限制生产含磷的洗衣粉  
③田间焚烧秸秆
④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  
⑤加快化石燃料的开发与使用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
19.
下列实验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操作相同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20.
两包粉末,一包铁粉、一包氧化铜粉末,快速鉴别开的方法是(    )
A.观察颜色,加以鉴别
B.加水溶解,再鉴别
C.用磁铁吸引,加以鉴别
D.通入氢气后加热,观察加以鉴别

4.选择题(共1题)

21.填约分后的最简分数.

5.填空题(共3题)

22.
金属铜在常温下,很难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加热时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_____和_____生成_____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_____与碱电离的_____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24.
化学与健康密切相关。
(1)下图是某校食堂的食谱,从所含营养素分析,除水和无机盐外,主食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食谱中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__。
主食
米饭、馒头
副食
红烧鱼、排骨、鸡蛋
饮料
牛奶、纯净水、可乐
 
(2)小明同学去医院查体,医生告诉他有点贫血,你认为他应当补充________元素。

6.实验题(共2题)

25.
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1)在做粗盐初步提纯的实验时,要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上图有字母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②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③操作C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④称取5.0 g NaCl固体,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 NaCl溶液________g。
(2)某小组在实验室里制取O2时,用到了下列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氧气应该选发生装置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两个空都填字母)。
②若用KClO3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做实验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
(2)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CO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其主要原因是

(3)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