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省略),其中甲、乙、丙、丁、戊都是氧化物,A和B组成元素相同,乙和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丁常用作食品干燥剂,G为蓝色沉淀,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将甲和B的混合物先溶于水,然后经过 操作即可分离出甲物质;
(3)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1)A的化学式为 ;
(2)将甲和B的混合物先溶于水,然后经过 操作即可分离出甲物质;
(3)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小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同学们将稀盐酸与刚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实验二)小芳改进了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镁,没有现象,说明 .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实验二).
(1)开始时没有气泡,持续滴加后产生气泡,说明盐酸确实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请你帮他们再设计一个实验,(写出操作及现象)也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
(3)实验二给你提供的信息是: .
(实验三)小芳将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氧化铁的试管中,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黄,证明发生了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为: .
(表达交流)有些反应伴随固体消失、变色等现象,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可以通过 将无现象实验显性化,获得结论.
(反思应用)根据大家的交流,若继续向实验三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刚开始没有沉淀,过一会儿有红褐色沉淀出现,说明 .
(拓展延伸)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实验一)同学们将稀盐酸与刚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实验二)小芳改进了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镁,没有现象,说明 .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实验二).
(1)开始时没有气泡,持续滴加后产生气泡,说明盐酸确实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请你帮他们再设计一个实验,(写出操作及现象)也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
(3)实验二给你提供的信息是: .
(实验三)小芳将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氧化铁的试管中,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黄,证明发生了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为: .
(表达交流)有些反应伴随固体消失、变色等现象,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可以通过 将无现象实验显性化,获得结论.
(反思应用)根据大家的交流,若继续向实验三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刚开始没有沉淀,过一会儿有红褐色沉淀出现,说明 .
(拓展延伸)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3.单选题- (共11题)
5.
2013央视3.15晚会曝光某品牌的黄金首饰中掺杂铱元素.铱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最耐腐蚀的单质之一.如图是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铱是一种金属元素
B. 铱原子的核电荷数是77
C. 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7
D. 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17

A. 铱是一种金属元素
B. 铱原子的核电荷数是77
C. 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7
D. 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17
6.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C.空气的某些性质能反映出其组分气体的性质 |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导致石灰水试剂瓶内壁附着白膜 |
7.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没有利用到其他三个实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该实验是( )
A. 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B.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伏安法测电阻
D.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A. 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B.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伏安法测电阻

D.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8.
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
B.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速大于声速 |
C.暖气片上涂铝粉防腐——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
D.食盐水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
9.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乙溶液都变饱和 |
C.t℃时,甲和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D.t℃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甲物质,只可以得到130g甲溶液 |
11.
因果关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个因果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
B.铵盐能和某些碱反应,所以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化肥一起施用 |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2.
2013年1月份,保定市出现了持续雾霾天气,下列做法对减轻雾霾天气无效的是()
A.增大燃煤供暖力度 |
B.春节期间减少燃放烟花炮竹 |
C.禁止露天烧烤、焚烧垃圾落叶 |
D.鼓励市民采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 |
4.选择题- (共14题)
5.填空题- (共3题)
28.
图甲是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插有一根上端系有一小气球、下端能与白磷接触的玻璃管.
(1)引燃白磷,气球胀大,待锥形瓶冷却至室温后,又看到气球变瘪,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玻璃管上方系一气球的主要目的是 .
(2)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瓶口贴紧水面),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 .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1)引燃白磷,气球胀大,待锥形瓶冷却至室温后,又看到气球变瘪,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玻璃管上方系一气球的主要目的是 .
(2)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瓶口贴紧水面),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 .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29.
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如图1是某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U型管液面左端高,右端低,说明铁钉生锈后使试管内气压 .
(2)铁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铁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怎样转化为铁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图2所示的四个装置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填字母序号).

(1)如图1是某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U型管液面左端高,右端低,说明铁钉生锈后使试管内气压 .
(2)铁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铁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怎样转化为铁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图2所示的四个装置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填字母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