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初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8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4/17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2个镁原子:2Mg   B. 钙离子:Ca+2
C. 五氧化二磷:O5P2 D. 氯化铝:AlCl
2.
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每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6个原子
C.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茶氨酸中含有N2分子
3.
下列各物质均含有N元素,在这些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一种是
A.KNO3B.NH4ClC.NOD.NO2
4.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酸B.高锰酸钾受热后的剩余物
C.蒸馏水D.洁净的空气
6.
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7.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铁丝B.硫粉C.木炭D.红磷
8.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选择题(共6题)

9.可逆反应2A(g)+B(g) 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

p1(Mpa)

p2(Mpa)

400℃

99.6

99.7

500℃

96.9

97.8

10.高温下,某反应平衡常数K= c(CO)c(H2O)c(CO2)c(H2) .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高温下,某反应平衡常数K= c(CO)c(H2O)c(CO2)c(H2) .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则混合气中的烃分别是(   )
13.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
14.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

3.填空题(共5题)

15.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1)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______(4)属于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
(2)2个氮气分子
(3)5个硫酸根离子
(4)硝酸铵
(5)+6价的硫元素  
(6)由Fe 3+和OH-构成的氢氧化铁   
17.
下图为某高钙片的外包装药品部份说明,请仔细观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如果按用量服用,则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g。
(3)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调查和已有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可作为补钙品直接服用的是 ___(填字母)。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 C.葡萄糖酸钙
(4)计算该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分,需有过程)。
18.
高邮湖是我市的淡水湖。某同学对高邮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高邮湖水属于__ 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__,搅拌;
(3)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 _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色素,采用_ 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菌消毒。
19.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A—E装置中有一明显错误的是 ,错误为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4)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序号
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A
加热高锰酸钾

B
加热二氧化硅
不能
C
加热氯化钠
不能
D
加热水
不能
E
电解水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   
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6)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CO不和液体反应),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反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