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80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11/18

1.计算题(共1题)

1.
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
(1)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计算完全燃烧92g二甲醚需要氧气多少克?

2.单选题(共12题)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B.水可用于灭火
C.天然气作清洁燃料D.氧气用于炼钢
3.
下列化学符号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B.H2C.2H2D.2H+
4.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 干冰     B. 液态氧 C. 煤 D. 水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石灰水B.空气C.生铁D.干冰
6.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
A. 最外层电子数 B. 中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 质子数
7.
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A.HClOB.O3C.H2OD.MgO
8.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镁 MgO2B.氧化钠 Na2O
C.硫酸锌 ZnSO4D.氢氧化铜 Cu(OH)2
9.
我国的“神州”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的作用是(  )
A.作燃料B.供给宇航员呼吸
C.保护发动机D.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10.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
B.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C.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 实验装置可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11.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 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 铜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蓝
12.
有关铝、铁、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铜可以用来做电线 B. 铝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 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是铁 D.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3.
下列能源不应大力开发的是

A. A B. B C. C D. D

3.选择题(共14题)

14.下列命题:

①对顶角相等;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④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其中逆命题成立的命题序号是(   )

15.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   )
16.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17.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18.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能源的国际合作.在下列国际合作的能源中,均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19.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风速的装置,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20.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风速的装置,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21.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风速的装置,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2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1{#/blank#}

A.小磁针静止时,A端为N极

B.向右移动滑片P,电磁铁磁性增强

C.电磁铁左端为N极

D.向左移动滑片P,电磁铁磁性增强

理由:{#blank#}2{#/blank#}.

2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1{#/blank#}

A.小磁针静止时,A端为N极

B.向右移动滑片P,电磁铁磁性增强

C.电磁铁左端为N极

D.向左移动滑片P,电磁铁磁性增强

理由:{#blank#}2{#/blank#}.

24.下列五个命题:

(1 )直径是弦;

(2 )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

(3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4 )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

(5 )矩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圆上.

其中正确的有(   )

25.下列命题中,其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26.某人分别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图甲中手施加的动力与图乙中手施加的动力哪个更大一些?为什么?

27.某人分别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图甲中手施加的动力与图乙中手施加的动力哪个更大一些?为什么?

4.填空题(共3题)

28.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命之源。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
A.汽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2)蒸馏水、矿泉水、白醋、酒精都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其中白醋具有酸味,酒精具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常被称为绿色能源,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另外两种无色液体可用多种方法区分,例如:加入 ,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
(3)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4)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其中,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
C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D物质的名称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9.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10种物质是由H、C、O、Ca、Cl、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题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圈Ⅰ中的转化均是分解反应,圈Ⅱ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

(1)Y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N和F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化合物A和B的元素种类相同,化合物D和E的元素种类也相同,请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物质中任选物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请分别写出符合下列实验现象的物质的化学式。
现象
序号
a处水液降低
b处液面降低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0.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1)写出用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  ,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 (填字母)。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2)设计从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固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下:

金属X是
写出上述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