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安县三岗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803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1

1.推断题(共2题)

1.
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的锌粉和镁粉反应,下列情况无法用所给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x 轴表示加入金属质量
B.x 轴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C.x 轴表示反应时间,Mg 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x 轴表示反应时间,Mg 和Zn 都有剩余
(2)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
B.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Ag+、Cu2+、Zn2+、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
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
E.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Fe2+
(3)某次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①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检验向固体C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蒸发得到固体硫酸锌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_。
2.
A~H 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请结合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A 在标准状况下是密度最小的气体,A 的化学式是_______;A、B、C 中含有同一种元素,C→B 的反应现象为生成黄色溶液,由此推断与C反应生成B的物质是__________。
(2)D为气体单质,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常用G→F反应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H 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体积与所加稀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上图所示。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3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
如图是实验室自制汽水的配方。为了检验自制汽水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小燕和小苗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小燕:取汽水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苗:振荡汽水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以上两个方案中,我认为__________(填“小燕”或“小苗”)的方案正确。
【活动与探究二】铁和氧化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小艺进行如下探究: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有气泡产生
②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
③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有固体
粉末中含有铁和氧化铜
 
4.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 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___________;②是CaCl2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①正确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1)【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 和Na2CO3;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NaOH。
(2)【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无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_____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5.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2NaHCO3Na2CO3+H2O+CO2
实验一:检验膨松剂成分
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图连接好装置(铁架台略去,下同),点燃酒精灯。

(1)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2)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仍有固体。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
用如图装置测定该膨松剂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3)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填化学式)。在加热前,先对装置A、B 和C(已连接)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目的是_____________;在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
(5)若对装置C、D、E 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相同的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
①如何调整装置C、D、E 连接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需测定哪一装置的质量?___________(填“C”、“D”、“E”)。

3.流程题(共1题)

6.
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 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
(3)在“设备(Ⅱ)”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5)请写出一个该生产流程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题(共1题)

7.
将一定质量金属Mg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2g。
(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MgCl2的质量为________g。
(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当加入的NaOH 溶液质量为20g 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g。
(3)计算所加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5.单选题(共18题)

8.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干冰低温下保存
B.浓盐酸密封保存
C.浓硫酸密封保存
D.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9.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a+、OH-、SO42-B.K+、Cu2+、SO42-、NO3-
C.Ba2+、Na+、Cl-、SO42-D.Na+、K+、Cl-、CO32-
10.
铝可与碱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关于此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H2
B. NaAlO2属于氧化物
C. 此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D. 铝锅不宜长时间盛放碱性食品
11.
工业用CaO 和硝酸反应制Ca(NO3)2·4H2O 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既不补充水分,又无水剩余,则应选用的硝酸质量分数
A.30%B.63%C.70%D.84%
12.
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A.锌、氯化钠、氯化铜(过量)B.铁(过量)、硝酸铜、硝酸银
C.铁(过量)、硝酸钾、硫酸铜D.铜(过量)、氯化亚铁、氯化锌
13.
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A.稀盐酸和石灰水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溶液
C.稀硫酸和氧化铁D.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14.
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A.氧化铁B.碳酸钙C.碳酸钠D.硝酸钾
15.
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溶液至过量,符合如下曲线描述的是

A.①②B.②C.①②③D.①②④
16.
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试剂瓶适合存放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AB.BC.CD.D
17.
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A.天然气:COB.烧碱:Na2CO3C.消石灰:Ca(OH)2D.生石灰:CaCO3
1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C.取用少量液体D.点燃酒精灯
19.
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A.NaOH溶液、酚酞溶液
B.CuSO4溶液、NaOH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D.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20.
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实验时,溶液的pH 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中
②在“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③将任意一种酸、碱溶液加入水稀释,其pH 变化也符合本图
④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
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
21.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种化肥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
B. 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C. 如只需鉴别B、C两种样品,也可分别向B、C样品中滴加稀盐酸
D. B物质为碳酸氢铵
22.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AB.BC.CD.D
23.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CO3→H2OB.H2SO4 →HClC.Cu→Cu(NO3)2D.Fe(OH)3→Fe
24.
小红同学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到室温后,观察到白色不溶物,过滤,得滤液和白色固体,下列猜想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25.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今取10.6g 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 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6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的杂质只有NaHCO3
B.样品中的杂质可能有NaHCO3,可能有KCl
C.样品中的杂质一定有NaHCO3,一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Cl
D.样品中的杂质一定有KCl,可能有NaHCO3

6.选择题(共9题)

26.

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因为(    )

27.

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因为(    )

28.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发生在(    )

29.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发生在(    )

30.

一袋中装有5个红球、4个白球和3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P(摸到红球)={#blank#}1{#/blank#},P(摸到白球)={#blank#}2{#/blank#}.

31.请根据要求改写下列各句,每空一词。
32.请根据要求改写下列各句,每空一词。
33.

选字填空。

已  以

{#blank#}1{#/blank#}后    {#blank#}2{#/blank#}经      可{#blank#}3{#/blank#}    {#blank#}4{#/blank#}为

壮  状

{#blank#}5{#/blank#}实    强{#blank#}6{#/blank#}      形{#blank#}7{#/blank#}    告{#blank#}8{#/blank#}

蓝  篮

{#blank#}9{#/blank#}球    {#blank#}10{#/blank#}天      竹{#blank#}11{#/blank#}    {#blank#}12{#/blank#}色

34.

选字填空。

已  以

{#blank#}1{#/blank#}后    {#blank#}2{#/blank#}经      可{#blank#}3{#/blank#}    {#blank#}4{#/blank#}为

壮  状

{#blank#}5{#/blank#}实    强{#blank#}6{#/blank#}      形{#blank#}7{#/blank#}    告{#blank#}8{#/blank#}

蓝  篮

{#blank#}9{#/blank#}球    {#blank#}10{#/blank#}天      竹{#blank#}11{#/blank#}    {#blank#}12{#/blank#}色

7.填空题(共2题)

35.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在黑色固体B的作用下生成无色气体D,D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A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气体单质E与红色固体F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固体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固体G放入一定量且过量M溶液中,能发生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向(3)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A溶液,溶液变为黄色,且溶质仅有一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1)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NaHCO3;②Na2CO3;③Ca(OH)2;④CaCO3;⑤CuSO4;⑥NaCl;⑦NaOH;⑧KNO3。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_;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盐是___________;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农田用的复合化肥是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题(共2题)

37.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两个问题:

(1)研究燃烧的条件:
(步骤1)向III热水中加入少量白磷,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3,关闭K2,打开K1将A 中溶液滴入I中与B接触,关闭K1。III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I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A中盛有稀硫酸,B为碳酸钠固体,III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1)打开K3,关闭K2,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I中与B接触,关闭K1。一段时间后,III中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II中盛放的可能是_________,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8.
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小林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

若方案中先除去的是氯化镁,接着除去氯化钙,请回答:
(1)试剂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操作过程中加适量稀盐酸时,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所取粗盐样品中实际含氯化钠的质量为mg,除杂后所得精盐的质量为ng,则m与n的关系是m _____n(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科学探究题:(3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