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 g。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保留一位小数)?

(1)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 g。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保留一位小数)?
2.单选题- (共8题)
4.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C.大力植树造林 |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
5.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6.
现有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和盐酸几种物质,能确定Fe、 Cu 、Ag、 H 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 )
A.Fe +HCl Fe + AgNO3 Cu +HCl |
B.Fe + HCl Cu + HCl Cu + AgNO3 |
C.Fe + HCl Fe + AgNO3 Cu +AgNO3 |
D.Ag + HCl Fe +AgNO3 Cu + AgNO3 |
7.
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C.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
D.如图若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 |
8.
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A.水与过氧化氢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
B.洗洁剂和汽油都能去油污,都是用乳化原理 |
C.酸溶液中都有酸根离子,酸的性质相同 |
D.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与石墨性质差异较大 |
9.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
B.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
C.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
D.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3.选择题- (共9题)
10.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13.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
14.中国近代有学者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竟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这一观念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
15.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
16.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
4.填空题- (共5题)
19.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按质量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加碘盐中有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3)苯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剂是 。
(4)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1)地壳中按质量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加碘盐中有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3)苯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剂是 。
(4)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20.
某同学设计的“用氧化铜制取铜”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取少量氧化铜粉末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
第二步:向上面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搅拌;
第三步:过滤烧杯中的物质,滤纸上的物质是A,滤液中的溶质是B;
第四步:将物质A移入小烧杯中,加入过量的C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步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第三步实验中滤纸上A是 ,滤液中B是 ;
(3)第四步实验中加入过量的C溶液是 ,其目的是 。
第一步:取少量氧化铜粉末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
第二步:向上面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搅拌;
第三步:过滤烧杯中的物质,滤纸上的物质是A,滤液中的溶质是B;
第四步:将物质A移入小烧杯中,加入过量的C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步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第三步实验中滤纸上A是 ,滤液中B是 ;
(3)第四步实验中加入过量的C溶液是 ,其目的是 。
21.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0℃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甲物质 g 。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40℃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各一杯(有甲溶质的为甲杯,有乙溶质为乙杯),当把它们的温度都降到2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4)20℃时,在90 g10%的乙溶液中加入30 g乙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0℃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甲物质 g 。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40℃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各一杯(有甲溶质的为甲杯,有乙溶质为乙杯),当把它们的温度都降到2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
B.溶剂质量:甲<乙 |
C.甲和乙都有晶体析出 |
D.甲溶液质量不变 |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鱼的运输过程中,常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增加氧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出现 时,可认为铁锈除尽。
(1)在鱼的运输过程中,常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增加氧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出现 时,可认为铁锈除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