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72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计算题(共1题)

1.
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g样品,加入27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试计算:
(1)将100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
Ⅰ.相关问题初步探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没有_____。
(交流讨论)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有NaOH;    猜想二:没有NaOH。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
_______
证明溶液M中有碳酸钠并被除尽
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
_________
猜想一正确
 

3.推断题(共1题)

3.
下列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B为黑色固体,D为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N为蓝色沉淀,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D与E的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4.选择题(共2题)

4.下列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有积极影响的是(  )
5.布朗先生总是乐意帮助别人。

Mr. Brown is always {#blank#}1{#/blank#}help others.

5.单选题(共15题)

6.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Cl、K2CO3、NaOHB.HCl、Na2SO4、KOH
C.BaCl2、KCl、CuSO4D.K2SO4、NaNO3、NaCl
7.
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2CO3B.NaHCO3C.P2O5D.KOH
8.
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継。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B.蒸发结晶
C.测定溶液的pHD.稀释浓硫酸
9.
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变质且质量增大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食盐水
10.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做铁在O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B.浓硫酸不能干燥氢气
C.用金属和酸制H2时,可采用与制CO2相同的发生装置
D.用高锰酸钾制O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11.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
A.H+B.OH-C.H2OD.H
12.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硝酸和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D.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1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常温下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的情况下产生
D.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
14.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B.碳酸钙 大理石   CaO
C.氢氧化钠  纯碱    NaOHD.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15.
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16.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
B
CO2(CO)
适量氧气
C
盐酸﹙硫酸﹚
适量Ba (NO32溶液
D
NaCl   (NaOH)
适量稀硫酸
 
A.AB.BC.CD.D
17.
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B.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l
18.
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盐酸反应B.与二氧化碳反应C.与氯化铜溶液反应D.与氧化铁反应
19.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
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水清洗
20.
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6.填空题(共2题)

21.
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_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_____________
22.
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____元素。
(2)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____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碱    D 盐
(4)工业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5)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6)氢氧化铝片剂能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7.实验题(共2题)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
(3)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称量时砝码与精盐的位置放反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④配好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拓展延伸)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碱性]
(1)写出加入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写出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____。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