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28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6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

1.计算题(共1题)

1.
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 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你觉得应该选择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
(2)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为 100g,请计算该残余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2.推断题(共2题)

2.
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 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 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指出B转化为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
(4)指出物质 H 的一种用途_______。
3.
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

(1)A、B、C 三种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D 物质可以是___(填“碳酸钾”、“碳酸钙”、“硝酸钡”或“氯化钠”),反应①实验现象__________。

3.综合题(共1题)

4.
根据下列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甲是探究 NaCl 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应该保持相同的物理量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温度   B.NaCl 的质量    C.水和酒精的质量
(2)实验乙:将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水分别倒入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拧紧瓶盖,充分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 ,证明_________ 。 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个)。
(3)实验丙:刚开始滴加稀盐酸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滴加稀盐酸浸没钉子,过一段时间,又会发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实验能体现出稀盐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科学探究题(共2题)

5.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 NaOH 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 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 NaOH 溶液。猜想 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 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_______。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 1 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 2 不成立
第 2 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
第 2 组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 则猜想 1 不成立
第 3 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 2 还是猜想 3 成立
第 3 组
第一步   第二步

若滤液不变红 ,则猜想 2 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 3 成立
第 1 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NaOH 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 NaOH 溶液要_______保存。
【反思】实验结束后,还有同学认为,第 2 组同学的CaCl2溶液可换成Ca(OH)2溶液,同样也能完成本实验,你是否赞成 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
6.
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 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象描述:图 A 是实际操作图,图 B 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 图,图 C 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图A     图B
 
图C
根据图 B 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 a g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3)当溶液的 pH=7 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 b g 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______色。
(5)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分析:
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5.单选题(共17题)

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溶液中都含有 H+,所以酸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则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8.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同时加入到分别盛有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烧瓶(大小相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①两只烧瓶中都有气泡冒出;②两只烧瓶中的固体最终全部溶解;③最终气球鼓起程度 A 大于 B;④最终气球鼓起程度 B 大于 A;⑤最终气球鼓起的程度 A 和 B 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②③
9.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环节,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
A.单质:H2、O2、N2B.酸:HCl、H2SO4、CuSO4
C.碱:NaOH、Ba(OH)2、NH3•H2OD.盐:NaNO2、CaCO3、KMnO4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A.CaO(CaCO3):稀盐酸
B.NaOH溶液[Ca(OH)2溶液]:碳酸钠溶液
C.Cu(Fe):硫酸铜溶液
D.CO(CO2):氢氧化钠溶液
11.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H2O→H2B.Ca(OH)2→NaOHC.CuO→CuCl2D.Fe→Fe2(SO4)3
12.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13.
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判断下列液体能导电的是
A.稀硫酸B.酒精溶液C.蔗糖溶液D.蒸馏水
14.
我们已经熟悉的下列物质中,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时不会放出大量热量的是
A.生石灰B.NaOH 固体C.浓硫酸D.食盐
15.
许多同学喜欢用“雪碧”之类的碳酸饮料,下列有关“雪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饮用“雪碧”会使人体血液的 pH 升高
B.喝“雪碧”会打嗝.是因为“雪碧”受热,溶解在其中的CO2的溶解度变小
C.往“雪碧”中滴加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多喝碳酸饮料
16.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pH 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 pH为5.6
B.用10 mL量筒量取了6.53 mL水
C.用20 g 氯化钠和100 g水配制的120 g食盐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2g
17.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和水B.汽油和水C.蔗糖和水D.食用油和洗涤剂
1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
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19.
为除去氢气中含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图中的
A.AB.BC.CD.D
20.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氧化钙   生石灰   CaOB.碳酸钠   纯碱    Na2CO3
C.银   水银   AgD.氢氧化钠   苛性钠 NaOH
21.
下列关于盐酸、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B.用浓盐酸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
C.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2.
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B.b处形成大量气泡
C.c处反应放热D.d处溶液呈红色
23.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CO3+2HCl="=" CaCl2+H2O+CO2B.CuO+H2SO4=CuSO4+H2O
C.SO3+2NaOH==Na2SO4+H2OD.Cu(OH)2+2HCl==CuCl2+2H2O

6.选择题(共3题)

24.

关于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25.

关于基因、DNA、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26.完形填空
    “Daily Star, sir” called Jason, carrying some newspapers under his arm. The little boy had been running up and down the street, but there were still twenty papers1 . His voice was almost gone and his heart was 2 . The shops would soon close, and all the people would go home. He would have to go home too, carrying the papers 3  money. He had hoped to sell more papers tonight to make more money to buy a 4  for his mother and some seeds for his bird. That was why he had bought the papers with all his money. He 5 as he thought of his failure to sell all his papers.
    “You don't know the6  of selling papers. You must shout, Hot news! Bomb bursting!” another newsboy Chad told Jason. “ 7 it's not in the paper at all,” replied Jason. “Just run away quickly 8 they have time to see, and you'll 9  out and get your money, ”Chad said.
    It was a new 10  to Jason. He thought of his bird with no 11  and the cake he wanted to buy for his mother, but was12  that he would not tell a lie. Though he was  13  a poor newsboy, he had been 14  some good things.
    The next afternoon Jason went to the office for his papers 15 . Several boys were crowding around Chad, who declared with a 16  smile that he sold six dozen the day before. He added that Jason 17  money because he would not tell a lie. The boys18at Jason. “You wouldn't tell a lie yesterday, my boy?” A gentleman at the office came up and patted Jason's shoulder19.”You're just the boy I am looking for.” A week later Jason started his new20 . He lost the sale of twenty papers because he would not tell a lie, but got a well-paid job because he told the truth.

7.多选题(共1题)

27.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8.填空题(共2题)

28.
写出生活中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①烹饪时做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②洁厕灵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_____;③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_________________;④小苏打_________________ ;⑤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 _________________;⑥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盐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⑦侯氏制碱法中“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9.
按要求书写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某食品包装袋中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其能干燥食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 和 Mg(OH)2],可以用稀盐酸来洗涤,写出与 Mg(O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gNO3 溶液与 Cu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2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