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贵阳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589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8/26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
溶剂
乙醇
溶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溶解性
易溶
难溶
 
(方案设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溶液配制.甲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乙醇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量取一定体积的乙醇要用到的仪器是 ,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乙溶液: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体积的75%的乙醇溶液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成为不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判断甲、乙溶液形成的现象是
(2)进行实验,按图所示装置加入药品后进行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装置的作用是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由此小明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
(4)小刚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还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5)若将图C中甲溶液换成乙溶液进行实验,C中可能无明显现象发生,原因可能是

2.简答题(共1题)

2.
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
(3)图中B→C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

3.单选题(共5题)

3.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纸张燃烧 C.冰雪融化D.玻璃破碎
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且NaClO+2HCl=NaCl+X↑+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
D.“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后发生置换反应
5.
建立基本的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化学,如形成守恒观念,可以更好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每1个C原子和1个O2分子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
B. 32g S与32g O2完全反应,生成64g SO2
C. 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D. 根据: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6.
下表是不同温度时NaCl、KNO3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A.将60℃时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质、溶剂的质量都会减少
B.将80℃时NaCl、KNO3两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KNO3>NaCl
C.40℃时,将5g NaCl、5g KNO3分别加入1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用上表数据绘制成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0~20℃
7.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将于6月26日在贵阳举行,今年论坛将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新议程、新常态、新行动”为主题.若你是本次论坛的志愿者,你倡导
A.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
B.发放大量塑料袋方便来宾生活
C.开幕式大量燃烧鞭炮
D.践行绿色生活,每位来宾参与植树

4.填空题(共3题)

8.
建立微观和宏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也让我们感受到化学微观世界的浪漫与奇妙。
(1)若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请按示例补充完成填空。
 A.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2)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则图中可以用来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可以是____________(按“反应物→生成物”的顺序,填序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反应中钠原子或氯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
(4)由上总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
9.
作为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了.
(1)认识物质世界需要化学.如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自然界的水和石灰石,实验室里的硫和镁等.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农作物的增产依赖化学.如常用的化肥NH4Cl、KCl、Ca(H2PO42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__.氮肥和磷肥可根据其外观颜色的不同加以区别,这里“外观颜色”属于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3)各种新药合成依靠化学,2015年1月,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苯胺获准全球上市.西达苯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该物质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西达苯胺分子中有__________个原子,西达苯胺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
10.
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金属.
Ⅰ.随着贵(阳)→广(州)高铁的开通.贵阳已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呢?
[原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焦炭、空气等.
[流程]主要反应过程如图。
[原理](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2)反应①中空气要过量,目的是
Ⅱ.锰钢是一种合金,可用于高铁建设.若金属活动性:锰>铁.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方案是 (不用描述实验现象).
Ⅲ.铝合金不但用于日常生活,还用于火箭、飞机的制造.某铝合金只含铝和另一种金属X.为确定其成分,在实验室将mg该铝合金投入稀硫酸中,发现合金完全溶解,并生成ng氢气,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确定该合金中金属X的相对原子质量还需要的条件是

5.实验题(共1题)

11.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体验探究的过程,也可以从事实中得出结论或规律.分别设计简单的实验,完成下表内容,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2)
 
 
稀盐酸呈酸性
(3)
 
 
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可获得热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