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58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9/10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1)家庭生活中制作食品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受热至65 ℃ 以上迅速分解,270 ℃ 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加热一段时间后,a、b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氨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一下实验:
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只试管倒入约5 mL氯化钠溶液,用药匙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现象
氯化钠固体溶解
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并探究饱和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不饱和溶液
变为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8题)

2.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  )
A.食盐做调味品和防腐剂
B.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
C.汽油洗除衣物上少量油污
D.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
3.
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项指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O3属于单质
B.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
C.SO2、NO2中都含有氧分子
D.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
4.
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A
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氧气有可燃性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有酸性
C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A.AB.BC.CD.D
6.
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NH4NO3固体B.NaOH 固体
C.NaCl 固体D.浓H2SO4
7.
碳酸钠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总是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结晶水),随着温度的变化可分别得到Na2CO3·10H2O、Na2CO3·7H2O和Na2CO3·H2O三种晶体。分析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右图)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B.碳酸钠从溶液结晶析出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晶体,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
D.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7H2O
8.
除去下列物质或溶液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可行的是()
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过滤
B.氯化亚铁(氯化铜)加足量铁粉、过滤
C.硫酸(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试剂、过滤
D.氯化钾(氢氧化钾)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9.
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Ba2+、Mg2+、Na+、H+、OH、Cl、CO32—、SO42-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2+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Na+

3.多选题(共1题)

10.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时,得到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关系(见下图)。请根据图像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Al > Mg > Fe > Zn
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 > Al > Zn > Fe
C.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Al > Mg > Fe > Zn
D.质量相等的Al 、Mg 、Fe、 Zn四种金属与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比:

4.填空题(共6题)

11.
(4分)济宁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然而矿区废水中Fe2+、Cu2+、Zn2+等严重影响着当地水质。某污水处理厂采用下图工艺(见下图)净化这种酸性废水并回收Fe2+、Cu2+、Zn2+三种离子。请读识流程图并回答:

(1)矿区废水经氧化池后再进入沉淀池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氢氧化钠调节沉淀池Ⅰ、沉淀池Ⅱ和沉淀池Ⅲ的pH,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水前,中和池中加入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矿区废水中主要含有硫酸盐,请写出沉淀池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2.
(4分)下面几种物质的具体应用,分别利用的性质是:
(1)干冰用于人工降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粉”(黄铜粉)用于装侦烫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紫甘蓝汁液用作酸碱指示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1)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__________;
(2)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__________;
(3)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__________;
(4)含有两种原子的两种不同离子____________。
14.
(2分)2015年4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清洁油品生产供应,力争提前完成成品油质量升级任务,清洁汽油添加剂异辛烷(C8H18),能改善油品质量,促进汽油燃烧,大幅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有效保护大气环境。请回答:
(1)异辛烷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2)异辛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5.
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高效液体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请阅读信息并回答:

(1)次氯酸钠的制取原理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次氯酸(HClO),化学方程式为
(3)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氯气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毒气体,因此,84消毒液必须    保存.
16.
合理膳食可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一碟青菜搭一个馒头、一个汉堡配一份薯条、一袋方
便面加一根火腿肠······这些“经典”搭配,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年青人简单生活的表现这样的饮食搭配健康吗?请以一餐“一碟青菜搭一个馒头”的食谱为例,参阅右图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下面问题:

(1)“一碟青菜搭一个馒头”饮食搭配主要补充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均衡膳食角度考虑,应对该搭配做哪些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