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在烧杯中加入石灰石12.5g(所含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再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总质量为165.0g.试计算:

(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单选题- (共5题)
2.
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驱虫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氧化黄酮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黄酮素属于有机物
B. 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
C.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D. 黄酮素由27个原子构成
A. 黄酮素属于有机物
B. 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
C.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D. 黄酮素由27个原子构成
3.
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阿昔洛韦化学式为:C8H11N5O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昔洛韦属于有机化合物
B.阿昔洛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5
C.阿昔洛韦中C、H、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1:5:3
D.阿昔洛韦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A.阿昔洛韦属于有机化合物
B.阿昔洛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5
C.阿昔洛韦中C、H、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1:5:3
D.阿昔洛韦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4.
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 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 圈2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A. 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 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 圈2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5.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用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服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
B.食醋﹣﹣除去保温瓶胆内壁的水垢 |
C.食盐水﹣﹣除去衣服上的锈渍 |
D.纯碱﹣﹣除去沾附在鱼肉上的鱼胆汁(显酸性)的苦味 |
6.
下列对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紧贴试管内 |
B.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 |
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4题)
9.
2015年5月4日,北京的王女士因混合使用洁厕灵(盐酸)和84消毒液(次氯酸钠)清洁马桶,中毒死亡.其原因是2HCl+NaClO═NaCl+Cl2↑+H2O 产生的氯气有毒.
(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
(2)符号“Cl2”的意义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允许自来水厂使用氯气对天然水进行灭菌消毒,在此之前还要经过沉降、_____等净化操作;要求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超过450mg/L,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
(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
A.HCl | B.NaClO | C.NaCl | D.Cl2 |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允许自来水厂使用氯气对天然水进行灭菌消毒,在此之前还要经过沉降、_____等净化操作;要求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不超过450mg/L,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
10.
清明假期间,小明与同学一起去野炊,他准备了①米粉 ②牛肉 ③菜油 ④馒头 ⑤食盐 ⑥矿泉水等物品,请帮助回答:
(1)从科学膳食、营养平衡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小明同学还需带含_________类营养素物质。
(2)野炊后同学们准备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小明用洗涤剂洗去手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4)自行车是同学们这次野炊的出行工具,回家后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_________的措施.(一条即可)
(1)从科学膳食、营养平衡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小明同学还需带含_________类营养素物质。
(2)野炊后同学们准备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
(3)小明用洗涤剂洗去手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4)自行车是同学们这次野炊的出行工具,回家后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_________的措施.(一条即可)
11.
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的溶解度为 ;
(2)当A、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 ;
(3)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用 的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
(4)在t2℃时,向50克的水中加入25克B物质,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t3℃时,A的溶解度为 ;
(2)当A、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 ;
(3)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用 的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
(4)在t2℃时,向50克的水中加入25克B物质,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