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工业上制金属钛采用金属热还原法还原四氯化钛。将钛铁矿和炭粉混合加热进行氯化处理,并使生成的TiCl4在高温下用熔融的镁在氩气中反应可得多孔的海绵钛,这种海绵钛经过粉碎、放入真空电弧炉里熔炼,最后制成各种钛材。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①中发生的反应为: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则X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③中需要氩气(Ar)作保护气,请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①中发生的反应为:2FeTiO3+6C+7Cl2

(3)③中需要氩气(Ar)作保护气,请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4.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B. 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 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B. 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6.
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栽种较广的杜仲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绿原酸含有33个原子
B. 该绿原酸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6:18:9
C. 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
D. 绿原酸(C16H18O9)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A. 绿原酸含有33个原子
B. 该绿原酸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6:18:9
C. 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
D. 绿原酸(C16H18O9)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8.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共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
C.煤、石油、天然气取之不尽,可以随意开采使用 |
D.农业上采取滴灌的方式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
10.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因用电器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B.在冰箱里放入活性炭,除去冰箱里异味 |
C.室内烤火取暖,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 | D.档案室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②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③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④利用碳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①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②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③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④利用碳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13.
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且用途广泛的一种物质。对下列各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B.![]() |
C.![]() |
D.![]() |
3.填空题- (共3题)
15.
(1)现有H、C、O三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③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 ;④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 。
(2)①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 (填化学式)和CO2。
②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反之则为氧化剂。那么上述反应中的NO是 剂。
③上述反应产生的CO2大量排放会导致 ,植树造林、低碳环保刻不容缓。
④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③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 ;④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 。
(2)①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 (填化学式)和CO2。
②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反之则为氧化剂。那么上述反应中的NO是 剂。
③上述反应产生的CO2大量排放会导致 ,植树造林、低碳环保刻不容缓。
④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E,理由是:① ;② 。
(3)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 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 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Ⅳ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可向Ⅳ烧杯的水中加入 。
② 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小颖同学认为在不改变I、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也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在装置Ⅱ中装满水后, K1, K2。(填“打开”或“关闭”)

A B C D E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E,理由是:① ;② 。
(3)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 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 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Ⅳ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可向Ⅳ烧杯的水中加入 。
② 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小颖同学认为在不改变I、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也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在装置Ⅱ中装满水后, K1, K2。(填“打开”或“关闭”)
4.实验题- (共1题)
17.
同学们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对反应后的气体成分产生了疑问,某学习小组对该反应产物中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猜 想〕
①气体产物全部是CO2 ②气体产物全部是CO ③气体产物 ①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现象与分析〕
〔结论〕实验现象证明猜想③成立,同学们的疑问是合理的。
〔反思〕
(1)同学们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
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O;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归纳出单质碳在工业上的重要用途 ⑥
(3)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⑦
〔猜 想〕
①气体产物全部是CO2 ②气体产物全部是CO ③气体产物 ①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现象与分析〕
现象 | 结论 |
如果装置B ② ,装置C无现象 | 则猜想①成立 |
如果 ③ | 则猜想②成立 |
如果_________ ④ __ | 则猜想③成立 |
〔反思〕
(1)同学们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归纳出单质碳在工业上的重要用途 ⑥
(3)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