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合金20g放入烧杯,将28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1)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70 | 70 | 70 | 70 |
剩余固体质量/g | 18.2 | 16.4 | 14.6 | 13.2 |
(1)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单选题- (共4题)
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
5.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及其合金,且合金的性能优于金属 |
B.玻璃属于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
C.有机物合成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在汽车轮胎、棉花、塑料制品中都存在 |
D.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由塑料和铁丝复合而成 |
3.选择题- (共2题)
4.多选题- (共1题)
8.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
C.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 |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
5.填空题- (共1题)
9.
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
(知识回顾)
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________。
(探索发现)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________________。
(总结规律)
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回顾)
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________。
(探索发现)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________________。
(总结规律)
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10.
活动探究一、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_________________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进行C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D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时,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的一项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一 装置二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 。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_________________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进行C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D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时,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的一项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一 装置二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5mL | 15mL | 9mL | |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