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三中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48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4

1.简答题(共1题)

1.
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制品①Cu-Ag合金和②Cu-Zn合金,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合金 (填序号)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取上述(1)中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烧
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9.8g。求: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②求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8题)

2.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氢气用作绿色能源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铜丝用作电线D.酒精用于医疗消毒
3.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2CO+O2点燃2CO2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反应中分子数目改变了
4.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B. 西达苯胺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
D. 西达苯胺中氮、氧元素质量比是7:4
5.
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取浓硫酸B.读取数据
C.稀释D.装瓶
6.
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A.葡萄汁3.5~4.5B.玉米粥6.8~8.0C.番茄4.0~4.4D.牛奶6.3~6.6
7.
过多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会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
A.氮肥B.钾肥C.磷肥D.复合肥
8.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9.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烧碱和食盐
取固体加水,并测定溶液的温度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C
区别羊毛和化纤布料
取样品燃烧,闻气味
D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A.AB.BC.CD.D

3.填空题(共6题)

10.
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 (2)-2价的硫元素 (3)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11.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12.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从①小苏打②葡萄糖③熟石灰④钢筋混凝土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其序号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复合材料是
14.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 (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 =4Fe(OH)3
(4)运输汽油的槽罐车常有一条铁链子拖在地上,以防汽油燃烧爆炸,在此利用了铁的 性质。
15.
已知氨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铜,用下图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可以实现该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1)A中加入的物质是氯化铵和熟石灰,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装置的作用是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结束后向D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5)E中的气体是

4.实验题(共1题)

16.
某学习小组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滴加酚酞试液,于是他们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酚酞试液,发现试液为无色。根据实验现象,同学们对反应后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甲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 CaCl2;② CaCl2和HCl;③ CaCl2和Ca(OH)2
(分析讨论)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丙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搅拌。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在0-V1段中主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甲同学的猜想中,    (填序号)合理。
(反思讨论)(1)学习小组结合图像,分析了丙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
C.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D.Na2CO3溶液体积为V2时,溶液中有NaCl和CaCl2
 
(2)小组同学讨论分析,发现烧杯内溶液的pH随着Na2CO3溶液体积的增加而发生改变,请你在下图中帮他们绘制出随着Na2CO3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pH的变化图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