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北省宜昌市九年级四月统一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48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4

1.推断题(共1题)

1.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C物质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常用来砌砖和粉刷壁。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E和F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物质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2.计算题(共2题)

2.
尿素[CO(NH2)2]是种植农作物常用的氮肥,请计算:
(1)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已知某Na2SO4样品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某化学实验小组取样品20克,加入50克水后搅拌,样品全部溶解。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用去10%的稀硫酸9.8克,请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共17题)

4.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钙单质B.钙元素C.钙分子D.钙原子
5.
右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2H6
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
C.该物质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D.该物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
6.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水做成锅B.汽油挥发C.石蜡熔化D.粮食酿成酒
7.
现将20克A物质和足量的B物质混合加热,2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6克C物质和8克D物质,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 1:1 B. 2:1 C. 4:1 D. 5:1
8.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下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9.
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5 C. +7 D. -1
10.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氧气和氮气——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和软水——静置观察有无沉淀
C.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无色的酚酞溶液
D.熟石灰和生石灰——水
1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12.
下面对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风力发电
B.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物质——二氧化碳
D.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废弃塑料难降解
13.
下列四个图像中,所表示对应变化关系错误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
B.把金属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C.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14.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菜油B.面粉C.蔗糖D.冰块
15.
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A.AB.BC.CD.D
16.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B.浓硫酸稀释C.CO2的验满D.配制NaCl溶液
17.
下列事实和解释不相符的是
A.汽油洗油污——汽油能溶解油污
B.熟石灰调节酸性土壤——熟石灰显碱性
C.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一些杂质
D.石墨可做电极材料——石墨质软
18.
人体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B.胆汁7.1~7.3C.血浆7.35~7.45D.尿液4.7~8.4
19.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BaCl2、Na2CO3B.NaOH、HNO3、NH4NO3
C.H2SO4、FeCl3、NaNO3D.KNO3、HCl、CaCl2
20.
有一种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这种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能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4.选择题(共1题)

21.名男生和名女生站成一排照相,男生甲不站在两端,且女生不相邻的站法共有

5.填空题(共5题)

22.
生活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在农村常把秸秆、杂草、粪便等放在密闭的池中发酵产生气体用来作燃料,这种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______。
(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人类活动离不开金属制品,在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在其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成____________,如硬铝、不锈钢等。
23.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若溶液甲呈浅绿色,步骤Ⅱ中只有气泡产生,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溶液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步骤Ⅰ中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________;
写出其中一个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请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
(1)氢气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稀硫酸来清洗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下图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表示1个氧原子,“”表示1个氢原子。

电解水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中粒子数目及符号可表示为    
(2)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则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     
26.
下表为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NH4Cl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NaCl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1)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
(2)40℃时,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NH4Cl g,NaCl和NH4Cl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之间。
(3)向烧杯中加100g水和36.5g NaCl配成50℃的溶液,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再冷却到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6.实验题(共2题)

27.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完成实验探究的重要保证。在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问题需通过实验来解答,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Ⅰ.物质的鉴别: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是稀盐酸和稀硫酸,请把它们鉴别开来。
(分析)要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从组成上看,它们都含有相同的_____,实质上就是要把Cl和SO42鉴别开来,而SO42能与Ba2+结合生成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Cl不能与之结合产生沉淀。因此可选择一种含有Ba2+的溶液当作鉴别试剂。
(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分别取两种溶液少
量于两支试管中
操作:分别向两支试管中
滴加______溶液
若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则原溶液为稀盐酸
若试管中有白色沉淀
则原溶液为稀硫酸
 
写出该方案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质鉴别时,首先要分析物质或其组成离子的性质,然后依据性质选择鉴别试剂,最后通过反应后产生不同的______来达到鉴别目的。
Ⅱ.物质的检验: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硝酸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中,操作I是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如下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①: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还含有
氢氧化钠
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和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你选用的一种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下同),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里,可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S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SO2(在通风橱中进行)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收集好后,多余的SO2气体可用F装置来吸收,此时应把里面浓硫酸换成___________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