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B ,F 。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

(1)写出化学式:B ,F 。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
2.单选题- (共8题)
2.
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4 |
B.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 |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
D.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
3.
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全球抗击疟疾进程中,拯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蒿素化学方程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B.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C.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4%
D. 利用化学提取和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A. 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B.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C.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4%
D. 利用化学提取和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K
O3
B.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两个乙醇分子:2C2H5OH
D. 工业上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3C+2Fe2O3
4Fe+3CO2↑
A. 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K

B.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两个乙醇分子:2C2H5OH
D. 工业上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3C+2Fe2O3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 |
B.原子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表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
C.河北科技大学杨春雨发明的“诺贝尔奖”级的新基因编辑技术,说明人类可通过肉眼观察DNA分子并对基因进行编辑 |
D.人们研究物质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所需要的物质或能量 |
7.
东营市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发挥价格机制对用水需求的调节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一水多用,及时关闭水龙头,以节约用水 |
B.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物理净化方法可得到自来水 |
C.“蒸馏法”是人类向海水要淡水的一种方法.这祥得到的淡水为纯净物 |
D.通过应用新技术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对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净化后再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 |
8.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吃海产品、肝脏、奶类、豆类、小米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必需的锌等微量元素 |
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有效减少碳排放 |
C.学生在食堂多用自带饭盒打饭,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少叫外卖;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D.为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尿素[CO(NH2)3]等化学肥料 |
9.
“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3.多选题- (共1题)
10.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用100mL的量筒量取30mL水 |
B.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里的液体 |
C.酸液、碱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 |
E.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
F.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只有有水生成时,才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4.填空题- (共3题)
11.
汽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新型汽车制造大量使用了金属、橡胶和复合材料.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制造轮胎的橡胶是 (选填“天然高分子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节能、环保、安全是促进车身材料技术进步的主动力,下列使用了复合材料的是
(2)汽车轮毂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的原因是 .
(3)信息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信息二: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用铝制品却很少出现腐蚀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原因 .
信息三:
综合上述因素,常选用表中三种金属中的 作为高压输电线,原因是 、 (答出两点即可).
(4)初中化学中通过化学反应得到常见金属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湿法冶金,如在氯化铜和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新的金属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另一种是火法冶金,如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高温加热,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已知炉甘石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ZnC03
Zn0+C02↑,请写出生成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制造轮胎的橡胶是 (选填“天然高分子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节能、环保、安全是促进车身材料技术进步的主动力,下列使用了复合材料的是
|
(2)汽车轮毂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的原因是 .
(3)信息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信息二: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用铝制品却很少出现腐蚀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的原因 .
信息三:
性质 金属 | 导电性(100为标准) | 密度(g/cm3) |
铜 | 99 | 8.92 |
铁 | 17 | 7.87 |
铝 | 61 | 2.70 |
综合上述因素,常选用表中三种金属中的 作为高压输电线,原因是 、 (答出两点即可).
(4)初中化学中通过化学反应得到常见金属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湿法冶金,如在氯化铜和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新的金属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另一种是火法冶金,如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高温加热,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已知炉甘石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ZnC03


12.
铁的锈浊对社会生产造成较大损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加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冋答问题.
(1)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 ,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 .
(2)a的数值为 .
(3)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保留至0.1%).
实验次数 | 1 | 3 | 4 | 5 | 6 |
取样品质量(g) | 31.0 | 31.0 | 31.0 | 31.0 | 31.0 |
取稀硫酸质量(g) | 3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 | a | 0.3 | 0.5 | 0.6 |
(1)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 ,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 .
(2)a的数值为 .
(3)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保留至0.1%).
13.
图1是三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1可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g。
(2)图1所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填名称)。
(3)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现有40 ℃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40 ℃,剩余溶液的质量关系大小为硝酸钾___(填“>”“=”或“<”)氯化钠。
(5)若a、b、c分别代表上述三种物质,图2是在室温下,烧杯中a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b物质的溶液和试管②中c物质的溶液的状态。当从室温升至60℃时,发现烧杯中a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试管①中b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c物质析出,写出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b___,c_。


(1)由图1可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g。
(2)图1所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填名称)。
(3)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现有40 ℃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40 ℃,剩余溶液的质量关系大小为硝酸钾___(填“>”“=”或“<”)氯化钠。
(5)若a、b、c分别代表上述三种物质,图2是在室温下,烧杯中a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b物质的溶液和试管②中c物质的溶液的状态。当从室温升至60℃时,发现烧杯中a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试管①中b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c物质析出,写出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b___,c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