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宜州石别镇清潭初级中学2019 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44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推断题(共1题)

1.
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有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_____,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3.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
[结论]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理由是__

3.简答题(共1题)

4.
为测定标有质量分数为32%的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小明实验时先在烧杯中加入2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该盐酸,测定出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如图。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请认真看清上图信息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当滴加盐酸到C点时,所消耗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_____。
②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到0.1%)_____。
③导致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原因是_____。
④当滴加盐酸到图像中D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单选题(共17题)

5.
下列物质可由置换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氯化银
B.硫酸铁
C.氢氧化镁
D.硝酸铜
6.
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Cu2+、NO3、Cl
B.Na+、Mg2+、SO42、Cl
C.Na+、K+、CO32、SO42
D.Na+、Ba2+、Cl、NO3
7.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你认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符合“1+1=2”的事实是(    )
A. 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体积等于2 L
B. 1 g锌粒与1 g 2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 g
C. 1 g 10%的稀硫酸加入1 g水后溶液变为2 g
D. 20 ℃,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8.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宇宙飞船成功登月,并将“玉兔号”月球车永远留在了月球。月球车大量使用了新材料“铝锂合金”,使其能轻便运行,为科学实验提供有力的保障。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属于金属单质
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9.
在氯化铜和氯化锌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有
A.铜
B.铜、锌
C.铁、铜
D.铜、锌、铁
10.
为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小风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每天用汽油擦拭一遍 ②用完后保存在盐水中 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 ④用干布把它擦干,悬挂 ⑤用食醋涂抹 ⑥用酱油涂抹。请选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
C.③④
D.⑤⑥⑦
11.
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中,体现了一氧化碳的(  )
A.稳定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酸性
12.
根据所给信息和图示,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
A
B
C
D
《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这里的石油指的是一种油脂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13.
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大理开采矿物,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便于给水体提供养分
14.
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A. 酒精     B. 水 C. 汽油 D. 植物油
15.
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A.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表格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
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40℃时,将50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
D.40℃时,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16.
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7.
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的是(  )
A.铁片
B.铝片
C.石灰石
D.铜片
18.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    )
A.柠檬汁
B.苹果汁
C.纯净水
D.石灰水
19.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A.葡萄糖B.淀粉C.蛋白质D.纤维素
20.
下列物质中属于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基本营养物质的是
①维生素 ②蛋白质 ③糖类 ④油脂 ⑤无机盐 ⑥水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21.
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的防腐剂
D.为使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5.选择题(共7题)

22.

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料选择不正确的是(  )

23.

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料选择不正确的是(  )

24.

判断对错.

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25.小科想知道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于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6伏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  1A”。

26.5米50厘米={#blank#}1{#/blank#}米(用分数表示)
27.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了碳酸钙外,无其它 盐类。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

28.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了碳酸钙外,无其它 盐类。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

6.填空题(共5题)

29.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低于20 ℃时,溶解度:a_____b (选填“>”或“<”或“=”,下同)。
(2)t℃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至40 ℃(a、b不分解,水分未蒸发),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_____b。
(3)40 ℃时,将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操作为_____或_____。
30.
实验室欲从一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晶体,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①点代表了90  ℃时100  g水中溶解了109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现将温度由90 ℃降至60 ℃,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继续将温度由60 ℃降至40 ℃,此时②点怎么移动?_____,烧杯中有_____g硝酸钾晶体析出,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1.
下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2)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3)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蒸馏水,冷却到30℃后,_________(“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_______g KNO3结晶析出。
32.
小盘同学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100g,以备实验。
(1)通过计算,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配制该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写仪器名称)。
(3)量取水的体积时,小盘同学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33.
(4分)生活离不开化学
(1)明明今天的午饭有米饭、黄瓜和牛奶等食物,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是 。人体缺少某些元素会生病,如缺乏 元素会患骨质疏松等疾病。
(2)莉莉的衣服沾有一小片油渍,她可选用 洗掉,采用这种方法的原理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