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44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1

1.简答题(共2题)

1.
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雨同学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2.
亮亮做家务时常常接触到下列用品。
用品
脱氧剂
洁厕灵
炉灶清洁剂
有效成分
还原铁粉
盐酸
氢氧化钠
 
(1)他在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选用洁厕灵来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人告诉他,将洁厕剂与炉灶清洁剂混合使用效果更好。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共1题)

3.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3,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A.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5题)

4.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氮和氧的元素种类不同——核内质子数不同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现象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5.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若增加一个铜锌活动性比较的实验,则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通过实验②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6.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A.AB.BC.CD.D
7.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t2℃时甲、乙各100g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质量仍相等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8.
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以下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生成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使用,对人类“百利而无一害”
D.开发利用氢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缓空气的污染

4.填空题(共1题)

9.
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来止痒;
(2)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功能;
(4)饼干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是生石灰,其干燥原理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陶瓷杯  ②不锈钢锅  ③羊毛衫  ④煤炭  ⑤玻璃茶壶   ⑥塑料盆   ⑦酒精

5.实验题(共1题)

10.
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除了有红色固体生成外,还有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依据____可知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O2+4KI+4HCl=2I2+4KCl+2H2O,淀粉遇I2变蓝。
③H2、CO等气体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实验验证】:
(1)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中 无SO2。小明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这个实验,只要根据“无色无味的气体”就可推导出该气体一定不是SO2,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列所示实验检验氢气和氧气:

A中观察到_____,证明无O2; B中观察到_____,证明该气体是H2
【实验反思】:(1)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________________以确保安全。
(2)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______性(填“酸”或“碱”或“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