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沭阳县沭河中学九年级上第四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4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9

1.单选题(共7题)

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变小
C.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
2.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四氯化钛(TiCl4)与某物质X反应可制得二氧化钛,反应化学方程式为:TiCl4+2X=TiO2+4HCl,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C. 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
D. 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8
3.
氧化铟锡是触摸屏技术重要材料,它由氧化锡和氧化铟熔融而成。氧化铟(Y2O3)中,铟元素(Y)的化合价为()
A. +3 B. +2 C. 0   D. +6
4.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健康
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禁止烟火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食用松花蛋时用食醋除去涩味
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农业
用洗洁精去除餐具油污
用铝质饭盒长时间贮存酸性食品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二氧化碳用作农业生产的气体肥料
 
5.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氧化铁和稀硫酸B.氢氧化钙溶液和二氧化碳
C.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D.铁和稀盐酸
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7.
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D.Na2CO3溶液

2.填空题(共5题)

8.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汽水中的酸______;
(2)4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
9.
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色固体,请分析这层白色固体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用完石灰水后,怎样除去壁上的白色固体?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0.
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份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发现铁锈消失,溶液变成 色,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过了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产生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11.
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易吸水变潮,还会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请你写出变质原因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生具有黏性的硅酸钠(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
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  
(3)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 (填选项)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

3.实验题(共1题)

13.
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CaCO3;猜想三:Ca(OH)2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
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
操作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现象1: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
操作2:    
 
现象2:______
 
猜想三:成立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