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写出有水生成的反应(每种反应类型写一个方程式)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碱的性质。

①由上图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______________,因此要密封保存。
②实验三中可观察到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A>B>C, A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A瓶与____________(选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③同学们设计如下两种方案鉴别氢氧化钠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编号为A、B)。

①由上图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______________,因此要密封保存。
②实验三中可观察到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A>B>C, A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A瓶与____________(选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③同学们设计如下两种方案鉴别氢氧化钠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编号为A、B)。
方案一 | 方案二 | 分析 |
![]() | 微热(不考虑水分蒸发)![]() | 两种方案中均观察到A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A中试剂为____________; 方案二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 |
3.
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④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_________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①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全面验证酸的化学通性,D试管中能与酸反应的固体单质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④实验完成后,将全部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测得pH=2,则废液中所含溶质最多有_________种(溶质不计指示剂与气体)。
2.综合题- (共1题)
4.
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在A的实验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
(2)写出C的溶液中溶质可能存在的几组情况(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10 ml氢氧化钠恰好中和,需滴加溶有0.01mol氯化氢的稀盐酸溶液,
①0.01mol氯化氢分子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
②与含有0.01mol氯化氢的稀盐酸完全中和需要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1)在A的实验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
(2)写出C的溶液中溶质可能存在的几组情况(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10 ml氢氧化钠恰好中和,需滴加溶有0.01mol氯化氢的稀盐酸溶液,
①0.01mol氯化氢分子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
②与含有0.01mol氯化氢的稀盐酸完全中和需要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1)探究金属性质:
图1是探究金属化学性质,图2是金属化学性质网络图。

①图1甲中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图1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
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依据图1完成金属性质网络,图2中的A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
图1是探究金属化学性质,图2是金属化学性质网络图。

①图1甲中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图1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
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依据图1完成金属性质网络,图2中的A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
4.单选题- (共16题)
10.
下图的锥形瓶内是空气,试管中盛有部分水,现向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会使U形管内b处的液面高于a处的液面。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氯化钠 | B.浓硫酸 | C.生石灰 | D.氢氧化钠固体 |
15.
以下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序号 | 实验目的 | 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BaCl2溶液 |
B | 粗盐的提纯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C | 除去氢氧化钠中的 碳酸钠 | 加入适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D |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6.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锌粒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
B.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
C.红磷在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D.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出现蓝色沉淀 |
18.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 B.CuSO4 硫酸铜 胆矾 |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 D.NaCl 氯化钠 食盐 |
19.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片状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色片状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5.填空题- (共4题)
23.
浓盐酸具有______性气味,还具有______性,所以当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盖时,瓶口可以看到________,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溶液的质量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同上);实验室浓硫酸能用干燥气体,是因为它有_________性。
24.
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化学式):氢氧化铝、熟石灰、生石灰、氯化钠
(1)能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
(2)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
(3)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
(4)常用于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是_______。
(1)能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
(2)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
(3)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
(4)常用于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