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醋酸钙[Ca(AC)2]是国家允许使用的补钙制剂之一。以蛋壳为原料回收膜并制备醋酸钙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写出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CO2的任意排放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CO2与CH4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甲醛(HCHO),则此反应中与最佳质量比是 。下列做法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填序号)
(2)在反应I中制备石灰乳,而不是制备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 。写出熟石灰的一种用途
(3)在反应II中醋酸过量的目的是 。写出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 。
(4)膜分离时,盐酸不能过量的主要原因是 。

(1)写出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CO2的任意排放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CO2与CH4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甲醛(HCHO),则此反应中与最佳质量比是 。下列做法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填序号)
(2)在反应I中制备石灰乳,而不是制备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 。写出熟石灰的一种用途
(3)在反应II中醋酸过量的目的是 。写出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 。
(4)膜分离时,盐酸不能过量的主要原因是 。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
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是碱性;KCl、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难溶于水。
(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________(填编号,下同),再滴加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水柱 的质量忽略不计。

【操作步骤】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
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实验中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3.0cm。
(3)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4)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5)在上述操作步骤②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______(填 “偏大”、“不变”或“偏小”)。
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是碱性;KCl、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难溶于水。
(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________(填编号,下同),再滴加________________。
A.盐酸 | B.KCl溶液 | C.BaCl2溶液 | D.Ba(OH)2溶液 E.酚酞试液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水柱 的质量忽略不计。

【操作步骤】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
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实验中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3.0cm。
(3)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4)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5)在上述操作步骤②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______(填 “偏大”、“不变”或“偏小”)。
3.单选题- (共11题)
4.
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安全常识 | B | 数据记录 |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 量筒量液体﹣体积为9.1mL 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为5.2g pH试纸测酸雨﹣pH为4.5 | ||
C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D | 化学反应的条件 |
N2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 实验室制氧气﹣﹣一定需要催化剂 燃烧﹣﹣接触氧气、温度达着火点 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
A.A | B.B | C.C | D.D |
7.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
B.若固体乙呈红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uO |
C.若溶液甲呈蓝色,则固体乙中一定不含Fe |
D.若固体乙呈黑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 |
8.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
C.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 |
D.将铜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
9.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
C.t℃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30℃时的b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13.
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
4.填空题- (共2题)
14.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稀硫酸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粉末________________。
(3)曾青(硫酸铜)得铁化为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以上反应涉及___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稀硫酸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粉末________________。
(3)曾青(硫酸铜)得铁化为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以上反应涉及___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