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辽宁省沈阳第23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41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4/21

1.单选题(共9题)

1.
下列有关实验描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带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
B.3g碳与1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5g二氧化碳
C.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40mL
D.水变成水蒸气,质量不变,由此说明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
下列认识或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以证明该物质一定含有CO32-
B. 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以确定他们的活动性顺序
C. 采用加入过量的Cu(OH)2或CuO,可以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D. 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推理该物质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3.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的吸水性B.浓硫酸的腐蚀性
C.碳酸的不稳定性D.浓盐酸的挥发性
4.
某工厂生产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烧时产生绿色火焰,其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 ="=" 2CuO + O2+ 4X↑,推测X的化学式
A.N2OB.NO2C.N2OD.N2O5
5.
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
C.②③都表示阳离子D.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6.
用括号内物质一次性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HCl、Na2CO3、NH4Cl三种溶液(石灰水)B.CuO、Fe、C三种固体(稀硫酸)
C.O2、CO2、空气 三种气体(燃着的木条)D.HCl、NaOH、Na2CO3 三种溶液(酚酞试液)
7.
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Fe2+、NO3-B.Fe2+、H+、 NO3-
C.Fe2+、Cu2+、 NO3-D.Fe2+、Cu2+、Ag+、NO3-
8.
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A.排球B.铁合金乒乓球台C.塑胶跑道D.尼龙跳绳
9.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发现家中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B.块状药品掉在实验桌上,用手将它放回原试剂瓶
C.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浓酸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浓NaOH溶液擦拭

2.填空题(共10题)

10.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B、C、D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E粒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则X =_______,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
(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原子序数Z >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族
11.
(1)碳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由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填“氮”、“磷”、“钾”或“复合”)肥;
(2)碳铵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碳铵在使用上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_____.
12.
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可用于灭火。将甲通入石蕊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若甲是一种红棕色固体氧化物。
将甲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消失,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________;(填粒子符号)
(3)若甲含有4种元素且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向甲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明显现象,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 H、 O 、Ca、 Na 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工业上可用于制造肥皂的碱是 _______
(2)常用于冶金工业的化合物______
(3)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
(4)质量相同时,所含分子数最多的物质______
14.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在装有5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4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20℃时,_______(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1.6%的KNO3溶液。
(4)60℃时,100gKNO3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可析出KNO3的质量为_____g。
15.
有一白色固体X,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钙、氯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主要流程及现象记录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步骤①实验现象确定白色固体X中一定没有_______;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产生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色固体X中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白色固体X转化成氯化钠固体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⑴妈妈为爸爸斟了一杯白酒,小明远远就闻到了特殊的香味,白酒的主要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_;
⑵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吹灭了蜡烛,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___;
⑶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条真丝领带,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区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⑷妈妈说蛋糕上的奶油是用牛奶加工得到的,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
17.
工业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大气中的_____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_______;
(2)为了减少燃煤对空气的污染,我国的“西气东输”提供了优质燃料天然气,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能源与环保问题日趋严峻,我国正在实行购买电动汽车补贴政策,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与以燃烧汽油为动力的汽车相比,从资源角度看优点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
18.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a中应加入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A装置还可以制取______气体,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利用装置B、C组合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水变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资料:
①乙炔(C2H2)又名电石气,由固体CaC2(俗称电石)与水反应制得。反应较为剧烈。
②乙炔(C2H2)无色无味气体,常常因含杂质H2S、PH3等气体而有特殊的臭味。乙炔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稍小。
实验室制取乙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且有一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
将104g有氯化钠和氯化钡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足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

(1)图中表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2)求生成沉淀的质量。
(3)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