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与20gCu﹣Zn合金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g.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g.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推断题- (共1题)
2.
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uSO4、FeCl3、NaNO3、 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红褐色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________种。
(5)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红褐色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________种。
(5)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9题)
3.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
| 物质 | 杂质 | 所选试剂 |
A | CaO | CaCO3 | 稀盐酸 |
B | NaOH溶液 | Ca(OH)2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C | Cu | CuO | 稀硫酸 |
D | CO | CO2 | 氢氧化钠溶液 |
A.A | B.B | C.C | D.D |
4.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7:24 | D.图示中x的值为2 |
5.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上的一种基本方法.请你判断:在下面四种化合物中,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的是( )
A.H2SO4 | B.FeSO4 | C.CuSO4 | D.Na2CO3 |
6.
下图为甲、乙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粒子甲不显电性,粒子乙带正电荷 |
B.甲、乙粒子代表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
C.乙粒子比甲粒子的化学性质稳定 |
D.粒子乙是阳离子,粒子甲容易形成阴离子 |
7.
铷是制造导弹合金材料的重要元素,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元素符号是Nd,属于非金属元素 |
B.铷元素的核外电子数是144.2 |
C.铷原子核内有60个中子 |
D.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0 |
8.
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酚酞试液、稀硫酸、稀盐酸、Ba(OH)2溶液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等量的三份该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Fe(OH)3固体、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三种物质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则该无色溶液X是下列各项中的
加入物质 | Fe(OH)3固体 | BaCl2溶液 | Na2CO3溶液 |
实验现象 | 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 出现白色沉淀 | 产生无色气体 |
A.酚酞试液 | B.稀硫酸 | C.稀盐酸 | D.Ba(OH)2溶液 |
9.
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CaCO3和K2CO3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50 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60.3 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是
A.3.9g | B.4g | C.7.9 g | D.16.9g |
11.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 | B.大力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
C.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 D.把废旧电池、电瓶埋入土中,防止重金属污染 |
4.填空题- (共3题)
12.
按要求从硫酸、一氧化碳、氢氧化镁、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钠、氢氧化钠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不稳定的酸________________;
(3)俗称“纯碱”的盐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难溶性的碱________________。
(1)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不稳定的酸________________;
(3)俗称“纯碱”的盐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难溶性的碱________________。
1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1)自来水作为生活用水,加入肥皂后产生的泡沫较多,此井水是__(填“硬水”或“软水”)
(2)在农村烧锅做饭时引燃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
(3)下列物质都可以用来作为燃料:①煤 ②氢气③石油④天然气.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__(填序号)
(4)“科学膳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营养学家建议每天早晨喝一杯豆浆,主要是摄入__(填序号)
(1)自来水作为生活用水,加入肥皂后产生的泡沫较多,此井水是__(填“硬水”或“软水”)
(2)在农村烧锅做饭时引燃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
(3)下列物质都可以用来作为燃料:①煤 ②氢气③石油④天然气.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__(填序号)
(4)“科学膳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营养学家建议每天早晨喝一杯豆浆,主要是摄入__(填序号)
A.维生素 | B.蛋白质 | C.油脂 | D.糖类. |
14.
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17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为了解本地的水资源质量状况,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附近的水资源展开调查。
(1)某实验小组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学校附近的人工湖中取了水样,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其中,明矾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为了鉴别蒸馏水和矿泉水,在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净化后的水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100g,其他操作均正确,在装瓶过程中,不慎洒出少许,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填“偏小” “不变”或 “偏大”之一)。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不相符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②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③水龙头滴水,置之不理 ④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1)某实验小组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学校附近的人工湖中取了水样,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其中,明矾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为了鉴别蒸馏水和矿泉水,在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净化后的水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100g,其他操作均正确,在装瓶过程中,不慎洒出少许,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填“偏小” “不变”或 “偏大”之一)。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不相符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②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③水龙头滴水,置之不理 ④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5.实验题- (共2题)
15.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他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一瓶干燥的不含HCl气体的二氧化碳。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___ → ___ → ___ → 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若将二氧化碳通入大量的新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有机物(CxHy)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所选仪器按“A→B1→E→B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有机物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该装置中,洗气瓶B1、B2都吸收水分,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仪器E的玻璃管中有机物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D质量增加ag,仪器B2的质量增加b g,则在该有机物试样组成中x : y = ________(计算结果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一瓶干燥的不含HCl气体的二氧化碳。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___ → ___ → ___ → 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若将二氧化碳通入大量的新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有机物(CxHy)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所选仪器按“A→B1→E→B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有机物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该装置中,洗气瓶B1、B2都吸收水分,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仪器E的玻璃管中有机物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D质量增加ag,仪器B2的质量增加b g,则在该有机物试样组成中x : y = ________(计算结果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16.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的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酸和碱到底能否发生反应?
(1)该小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2)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
小明的猜想是:只有Na2SO4;
小亮的猜想是:有Na2SO4和NaOH;
小丽的猜想是:有Na2SO4和H2SO4;
你认为_____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验证余下两种猜想中的一种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1)该小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并振荡 | 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____ 色变为无色。 | 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2)同学们对(1)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展开探究,做出如下猜想:
小明的猜想是:只有Na2SO4;
小亮的猜想是:有Na2SO4和NaOH;
小丽的猜想是:有Na2SO4和H2SO4;
你认为_____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验证余下两种猜想中的一种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预期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1)实验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的猜想正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