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40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计算题(共1题)

1.
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63.7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有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如图)无法辨认具体是什么物质的溶液,只能看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经询问老师知道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探究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

【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四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钠
氯化钠
氢氧化钙
碳酸钠
溶解度/g(20℃)
51
36
0.16
21.5
 
【讨论分析】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溶液。
【实验设计与探究】
(1)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试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溶液。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继续进行探究,请你帮忙完善实验操作及步骤。
实验操作及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实验反思】
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还可以通过往样品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祁阳石雕刻砚台B.用竹条编制工艺品
C.用葡萄酿造葡萄酒D.将苹果榨成苹果汁
4.
“气体烙铁”足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 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C4H10B.CH3OHC.C3H8D.C2H5OH
5.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②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③将某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④春天的校园,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⑤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定相等;⑥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③⑤
6.
下列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进行分类的是( )
A.生理盐水   干冰  臭氧B.石灰石 熟石灰    生铁
C.冰水共存物 铁锈  氮气D.纯碱 五氧化二磷  金刚石
7.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N
Al3+
SO3


 
A.①表示2个氮分子
B.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
C.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④和⑤表示两种不同的元素
8.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
A
CaO
CaCO3
稀盐酸
B
N2
O2
灼热CuO
C
CO2
H2O
NaOH
D
FeCl2溶液
CuCl2
铁粉
 
A.AB.BC.CD.D
9.
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KNO3 是复合肥料
B.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10.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B.量筒读数C.闻气体气味D.称氢氧化钠固体

4.多选题(共1题)

11.
2017年1月9日,国务院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赵忠贤院士与屠呦呦研究员两位科学家。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05),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青蒿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45个原子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

5.填空题(共3题)

1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春季是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季节,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据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通报:自2月12日以来,截止到2月26日,我市祁阳四中学生已确诊有18例感染甲型肝炎。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甲肝:①加强水源保护,严防饮用水污染,不喝生水;②讲究环境卫生,做好餐具茶具的清洗消毒;③不吃不干净及半生不熟的食物;④及时预防接种疫苗;
(1)现有①静置沉淀;②吸附沉淀;③过滤;④蒸馏等几种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数字序号);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请你列举一条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更容易清洗,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作用;
(3)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校加强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我校每天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校园进行消毒,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13.
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注:图中部分固定装置省略,试纸A和B都是贴在内置试管外壁上的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由分液漏斗滴入内置试管的液体量如图所示)。

⑴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⑵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通过观察,可看到A、B两条试纸中那一个先变色?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14.
下表是NaCl、KNO3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上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
(2)5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g;
(3)20℃时,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溶解后,可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g;
(4)按照下图所示依次进行相关操作(每步均充分溶解),分别得到A、B、C三种溶液,其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取整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