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钛(Ti)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现有5种含钛元素的物质: Ti、TiO2、Ti2O3、TiClx、K2TiO3。回答下列问题:
(1)Ti2O3读作_____________。
(2)TiClx中Ti的化合价是+4,那么x的值是____________。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上述5种钛元素物质,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有_____。 (填选项)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碱 D 盐
(4)已知Ti2(SO4)3溶于水,溶液呈紫色。Ti2O3(紫黑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硫酸,生成Ti2(SO4)3。可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Ti2O3读作_____________。
(2)TiClx中Ti的化合价是+4,那么x的值是____________。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上述5种钛元素物质,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有_____。 (填选项)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碱 D 盐
(4)已知Ti2(SO4)3溶于水,溶液呈紫色。Ti2O3(紫黑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硫酸,生成Ti2(SO4)3。可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
微观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的宏观事实。根据如图回答:

(1)图甲表示的是生产水煤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
(2)图乙表示的是向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当溶液pH逐渐变为7时,该过程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3)从图乙反应后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可知溶液颜色最终呈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描述)。

(1)图甲表示的是生产水煤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
(2)图乙表示的是向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当溶液pH逐渐变为7时,该过程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3)从图乙反应后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可知溶液颜色最终呈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描述)。
3.
醋酸镍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含镍废料(含硫化镍、氧化铝等)为原料,制取醋酸镍。
(1)将粉碎的含镍废料酸浸时要不断搅拌,粉碎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硫酸和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8t10%的硫酸能和___________t氧化铝完全反应。
(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温度下对含镍废料进行酸浸。酸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①表中X的值最有可能的数值是_______ (填字母,单选题)
A 84 B 87 C 92 D 93
②实验a和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中酸浸的最佳温度与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___min。
(1)将粉碎的含镍废料酸浸时要不断搅拌,粉碎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硫酸和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8t10%的硫酸能和___________t氧化铝完全反应。
(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温度下对含镍废料进行酸浸。酸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实验编号 | 温度℃ | 时间min | 浸出率% |
a | 50 | 90 | 85 |
b | 50 | 120 | X |
c | 70 | 90 | 88 |
d | 70 | 120 | 91 |
①表中X的值最有可能的数值是_______ (填字母,单选题)
A 84 B 87 C 92 D 93
②实验a和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中酸浸的最佳温度与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___min。
2.流程题- (共1题)
4.
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硫酸铜以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得知硫酸亚铁晶体化学式为:FeSO4•7H2O,该物质受热易失去结晶水。请回答:
(1)步骤①②③中最后都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需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硫酸亚铁晶体化学式为:FeSO4•7H2O,该物质受热易失去结晶水。请回答:
(1)步骤①②③中最后都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需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为证明某化肥硝酸铵样品中含有氯化铵、硫酸钾,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1)取少量硝酸铵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硝酸铵样品中确实含有氯化铵、硫酸钾。
(1)取少量硝酸铵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硝酸铵样品中确实含有氯化铵、硫酸钾。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取少量(1)中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单选题- (共19题)
8.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
B.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
C.在pH为4的某溶液中,加入水,使其pH提高到8 |
D.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反应的方法,可鉴别FeCl3、NaCl、H2SO4三种溶液 |
11.
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血管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其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C9H8O4)。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45g乙酰水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是2g |
B.乙酰水杨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
C.乙酰水杨酸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是12:1:16 |
D.乙酰水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2.
如图是X、Y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Y是非金属元素 |
B.X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
C.X和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 |
D.X、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
15.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的性质 | 实际应用 |
A | 浓硫酸酸性强 | 实验室用作干燥剂 |
B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校运会发令枪 |
C | 氢氧化铝呈弱碱性 | 用于制胃药以治疗胃酸过多 |
D | 活性炭有吸附性 | 吸收冰箱、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A.A | B.B | C.C | D.D |
16.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描述不正确的是
A.清朝的碳素字画能长久保存的原因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
B.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 |
C.CO和CO2都会导致动物死亡是因为它们具有毒性 |
D.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用来还原氧化铜 |
17.
下列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放出热量 |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的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的质量不变 |
19.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都可以净化水 |
B.煮沸是降低天然水硬度的简单方法 |
C.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
D.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20.
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时,K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为37:100 |
B.t℃时,KCl和KNO3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30℃时,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或添加溶质的方法 |
D.将恒温下的饱和KCl溶液敞口放置几天,有晶体析出,说明KCl的溶解度降低 |
21.
为了预防H7N9禽流感,养殖户定期会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鸡、鸭舍进行消毒。若实验室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克,需要过氧乙酸15克 |
B.配制时把过氧乙酸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
C.量筒量取水时,如果视线俯视,则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
22.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缺碘或摄入过量的碘都会引发甲状腺肿大 |
B.化肥NH4HCO3不能与熟石灰共同施用 |
C.为了延长保质期,我们可以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
D.汽车轮胎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23.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Fe2O3 (Fe) | 稀硫酸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CaCl2溶液(盐酸) | CaCO3 | 过滤 |
C | CaO(CaCO3) | 水 | 过滤、干燥 |
D | KCl(K2CO3) | Ca(NO3)2溶液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A.A | B.B | C.C | D.D |
5.填空题- (共2题)
25.
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S8表示一个__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室内更容易晾干,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S8表示一个__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室内更容易晾干,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6.
某兴趣小组展开了对硝酸钾固体及其溶液的实验探究,现配制50克5%的硝酸钾溶液。

(1)以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⑤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⑤
(2)本实验需称取硝酸钾固体_________g;若称取固体时,托盘天平的指针略微向右偏移时,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有10g20%的硝酸钾溶液(密度1.13g/cm3),若稀释成该浓度的溶液,则需要加入_____g的水,稀释过程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所配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
A.用托盘天平称取时,左边放砝码右边放硝酸钾
B.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1)以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⑤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⑤
(2)本实验需称取硝酸钾固体_________g;若称取固体时,托盘天平的指针略微向右偏移时,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有10g20%的硝酸钾溶液(密度1.13g/cm3),若稀释成该浓度的溶液,则需要加入_____g的水,稀释过程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所配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
A.用托盘天平称取时,左边放砝码右边放硝酸钾
B.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6.实验题- (共2题)
27.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C
盐水蒸发
(1)A实验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个)。
(3)C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A

B

C

(1)A实验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个)。
(3)C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8.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F装置收集O2,如何判断O2已经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满O2后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2)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
(3)检查C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4)如下表所示,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选用的试剂和装置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F装置收集O2,如何判断O2已经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满O2后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2)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
(3)检查C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4)如下表所示,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选用的试剂和装置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选项 | A | B | C |
试剂 | NaOH溶液 | CuO固体 | 浓硫酸 |
部分 装置 | ![]() | ![]() |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