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考前押题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38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7

1.单选题(共11题)

1.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B.火力发电厂用煤燃烧发电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D.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2.
下列是小强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中的化学
B物质的结构
①新装修屋内主要污染物﹣﹣甲醛
②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CO2
③煤气中毒的原因﹣﹣CO
①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②金刚石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③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C化学中的守恒思想
D物质的俗称
①加水稀释前后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
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③参与反应物质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①Na2CO3:小苏打
②C2H5OH:酒精
③CaO:熟石灰
 
A.AB.BC.CD.D
3.
通过分析下列实验或现象,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图中煤炉里煤炭上方燃烧产生的蓝色火焰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4.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检验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H4Cl溶液和K2SO4溶液
NaOH溶液或Ba(NO32溶液
B
除去CO2中含有的杂质CO
点燃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NaCl
蒸发或过滤
D
检验食醋的酸性
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
 
A.AB.BC.CD.D
5.
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的水一般都含有杂质
B.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D.含汞、铅的电池会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所以应倡导废旧电池统一回收处理
6.
醋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同时,醋还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醋可使胃中酸性增强,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对于胃酸较少的人更是一剂良药。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醋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大于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B. 醋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C. 用醋可以洗净铝制品的污垢,还可除去暖壶、水壶中的水垢
D. 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个醋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7.
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碱性溶液的侵蚀.所以我们洗发时,在用过洗发剂后再使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由此可知,护发剂的pH()
A.<7
B.>7
C.=7
D.比洗发剂的pH大
8.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主要介绍我国各地的传统美食,由于节目制作精良,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下列有关饮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等海产品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9.
下列生用品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保鲜膜     B. 纯棉毛巾 C. 真丝围巾  D. 不锈钢锅
10.
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核心是倡导良好的消费习惯。小明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去超市购物,用布质购物袋B.网上购买大量闲置物品
C.节假日随父母出游,经常开私家车D.外出就餐,超量点菜
11.
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下列四种标志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禁止吸烟B.节约用水C.回收循环利用D.禁止燃放鞭炮

2.填空题(共11题)

12.
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查资料】稀盐酸与AgN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AgCl为白色且难溶于水。
【假设】 小明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白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1)小明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所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
③____________
 
步骤③中现象为:
___________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所用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
 
(2)小白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小白的假设是否成立
将气体X通入AgNO3溶液
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实验结论:小白的假设成立。
 
【实验反思】
(1)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用下面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A、B中都加AgNO3溶液,通X气体后:如果A浑浊、B澄清、C浑浊,结论是________;如果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小明和小白的假设都成立。

(2)小白的假设成立,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屠呦呦曾从西晋医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她因此认识到不能用加热法提取青蒿素;于是改用低沸点的乙醚提取,终于在经历第190次失败后获得成功,并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
(1)研究表明,在60 ℃时青蒿素的结构就会被破坏,从而失去疗效。据此可知,青蒿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青蒿素药品应密封保存在    处。
(2)乙醚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短线表示原子间的连接,则乙醚的化学式为    ,乙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14.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写出生产尿素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15.
2017年金鸡贺岁普通纪念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枚普通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该纪念币面额为10元,直径为27毫米,材质为双色铜合金。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不属于铜合金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黄铜 B.青铜 C.铜丝
(2)选择铸造纪念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的价格
(3)专家提醒,如果保存不当,纪念币表面会有“铜绿”[Cu2(OH)2CO3]生成。“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水蒸汽、氧气和_________缓慢反应的结果;可用保持纪念币表面_________来保存。
16.
为测定某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即质量分数)是否与如图标签相符,小林取一定量该氮肥样品与烧杯中配成溶液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
氯化钡溶液质量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45g
55g
76.7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BaCl2═BaSO4↓+2NH4Cl,其他成分能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1)反应共生成BaSO4的质量为 g。
(2)若所取氮肥样品的质量为15g,试通过计算确定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是否与标签相符。(请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前后,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    (填“不变”、“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17.
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是两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钙原子中,其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
(2)图B中,X=_________;
(3)A元素与钙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18.
如图,将插入胶塞的一根光亮的红色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一段时间后趁热伸入装有石灰水和X气体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看到变黑色的铜丝又变为红色,同时石灰水变浑浊。则集气瓶里的X气体是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铜丝变黑色、又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制取完二氧化碳实验后对固液残留物进行回收处理。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_______(填标号)装置,该装置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写名称)。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Ⅰ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A装置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_(填“甲”、“乙”或“丙”)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①图1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打开K1、K2、K3,通入氧气,检验氧气已充满整个装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关闭K1、K2、K3,2天后观察到:B处铁丝表面布满铁锈,D处铁丝依然光亮,E中铁丝表面有部分铁锈。
实验结论:铁生锈主要是铁与_______和_______发生反应。
③B、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影响铁生锈快慢的一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
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克,50℃时的溶解度为42.6克。通过以下实验操作得到溶液①至⑤:

(1)上述实验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2)溶液①、④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g;
(3)溶液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1.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和CaCO3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胃液中含有F。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转化。请回答:

(1)A的俗称是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考虑,B和F反应的实质是_____和____结合生成水;该类反应我们常常称为______反应。
22.
白云岩矿(含CaO、MgO)常用于生产K2SO4肥及氮钾复合肥。

(1)将白云岩矿石粉碎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是__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还有_______,玻璃棒作用________;
(3)反应②化学方程式为CaSO4·2H2O + 2 NH4HCO3 ="=" CaCO3↓ + (NH4)2SO4 + CO2↑+ 3H2O,该反应温度需控制在60℃左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2SO4在水中溶解度小于(NH42SO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操作b的步骤: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而得到氮钾复合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