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高区2017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38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1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同学将50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的混合物质量为49.4g。求:
(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g。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2.
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不是化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某种金属矿物的产地B.功能材料的制造
C.农药化肥的研制D.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某个物质的溶解度
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度增大
D.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4.
微粒观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之一。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碳-12原子与碳-13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B.两种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D.用刀切西瓜的过程中,个别原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
5.
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能量变化
B.资源节约
①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②煤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③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①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②提倡使用乙醇汽油
③实验后用剩药品放回原瓶
C.数字含义
D.环境保护
①2CO: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②SO3:三氧化硫中含有3个氧原子
③Fe2+: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①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②重复使用塑料袋和塑料盒
③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A. A    B. B    C. C    D. D
6.
山梨酸钾(化学式为C5H7COOK)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在海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关于山梨酸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由 4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5:2
C.该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7.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推理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溶于水后,部分和水反应,所以常温常压下能在水中无限溶解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要除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D.二氧化碳能和碱溶液反应,所以能和碱溶液反应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8.
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
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
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
9.
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才符合健康标准.若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
A.加入适量纯碱B.加热
C.加入适量食醋D.加入适量明矾
10.
我市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城市,“保持城市清洁”应作为我市的一项长效机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宜提倡的是
A.将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B.将垃圾分类投放
C.在饭店就餐使用一次性餐具D.减少使用煤炭做燃料

3.填空题(共3题)

11.
物质的构成与变化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应用。
①铜制成导线 ②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稀硫酸
③氧气用于医疗救急   ④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⑥用湿法冶金的方法从硫酸铜中获取金属铜
⑦水通电分解 ⑧酒精做燃料
⑨核电站利用原子核的分裂释放出的能量发电
(1)请在下表空格处填入相应物质的名称、化学式、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号及物质类别:
物质名称

熟石灰
___
___
干冰
酒精
化 学 式
___
___
CuSO4
O2
___
___
物质构成
微粒符号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物质类别
金属单质
___
___
___
___
___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以上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有____(填序号)。
(3)依次写出变化②、⑥、⑦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三个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②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新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⑥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_________,微粒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和⑨两个变化的实质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
(4)有限的一百余种元素组成了众多的物质。物质(或粒子)的组成或结构直接影响着物质的性质,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铜与金刚石化学性质不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两会”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 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2)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增强对CO2的吸收,别一个是减少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①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②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近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收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构想:把空气吹入吸收池的碳酸钾溶液中,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有效实施碳循环。其技术流程如下:

①上述流程中吸收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K2CO3 + H2O + CO2=2KHCO3。则分解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合成塔中,若气体X是H2,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被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在实验室中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氨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如下装置收集氨气,则应将________(填“c”或”d”)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13.
用科学方法去探究
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小丽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b.可能与锌的表面积有关;
c. ……
【设计并实验】
若要验证与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请你将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提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比较快,很难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度准确判断与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所以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辨别之。)
观察或测定的量
需要控制
的实验条件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结论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收集证据】
下表是小丽用1g锌粒和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H2的体积
3.1mL
19.8mL
28.6mL
35.2mL
41.0mL
45.8mL
 
请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出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要求:需标示出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变量及刻度)_______

请解释反应3分钟以后,速度变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